想着就走到一個攤位跟前,攤主穿着中山裝、口袋别着鋼筆。
集市有好幾個這樣的家夥,牌子上都寫着大量求糧食,但其他幾人在孫林看來很大可能是二道販子,孫林不願意賣,他怕惹上麻煩。
這人一看就是知識分子,怎麼也是個大廠的工人。
也不怪孫林勢利眼。
哪個時代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先敬皮囊後敬魂。
人家這穿着打扮就是比二流子打扮要靠譜些。
沒錯!孫林自己就是個雙标狗,前面還嫌棄大爺以貌取人呢!
“糧食不好買了哦,現在這年月糧站的糧食都不夠供應了吧?”孫林說道
“可不是,去年定量降了一次,今年又降了,從去年的31斤降到了28斤。
”攤主聞言回道
聽聲音攤主年紀應該是個中年。
“28斤?就怕後面還得降哦!”
孫林的話讓旁邊的攤主羨慕的不行,一個月28斤還少?
他們農村平攤下來,一個月還不夠十斤...
“對啊,現在工人上班餓的都沒力氣了。
”中年和他瞎聊着,反正沒人賣糧。
“不是工廠可以調度嗎?先從别的廠或者地方調一些應應急呗?”孫林明知故問道
“調度?别的廠還想從我們這調一些過去應急呢,現在哪裡有餘糧的?”
“想買多少糧?”孫林忽的小聲說道
一句話讓劉建設打起了精神,沒想到今天在這找到了轉機。
“小兄弟,貴姓啊!”中年給孫林點上問道
“叫我大木,老哥貴姓?”
“叫我一聲老劉就行!”
劉建設是首都電子管廠後勤部門的一名辦事員,這次來嘛,任務就一個,找到渠道采購些糧食。
不止是他,他們部門的所有人包括他們主任現在都在外面跑呢。
國家糧食定量标準降了,但總不能讓工人餓着肚子幹活吧?他們首都電子管廠并不缺錢、票也不少。
可定量就那麼多,多了糧站也不賣啊。
“兄弟,你那有糧?有多少?”
聽說有糧,這稱呼都變了,小兄弟直接變成了兄弟。
“這東西行不行?”孫林揭了揭草簍蓋頭。
“行,這東西正好,可是就這麼點?”
一看是紅薯,劉建設更滿意了,大米、白面也太貴,紅薯、玉米正合适。
“你要多少嘛?”
“越多越好,我是替廠子來買的,不怕多!而且多了不是還能借給别的廠嘛!”
劉建設不會真認為眼前這人有多少紅薯,就算真有幾萬幾十萬斤,他們廠也吃得下!那麼多兄弟廠,哪家不缺糧食?
“七千多斤!”孫林小聲說道
他也知道現在賣糧有風險,但這年代幹啥沒風險?出去賣個啥都有可能被舉報。
所以這次沒全賣,隻賣上一部分,七千斤能賣兩千多塊,幹什麼也夠了。
雖然他有空間和精神力傍身,但還是要小心些,七千斤也不算太多,剩下的後面有了路子再找個代理。
“多少?”劉建設聽到這數字也是吓一跳。
他還以為也就有個幾百斤呢,七千斤雖然不是太多但也超過他的心理預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