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楔子

首頁
    冰寒。

     少年将火焰移至老人眼前,火光終于讓這枯敗的軀體蒙上了一點暖色,他哽咽道:“爹,亮了嗎?” 老人好像在騰騰熱浪中終于能看清了,他卻沒留戀溫暖的火光,而是回光返照般的轉過頭來,他緊緊攥着少年的手,憑借最後的清明盯着少年。

     終于少年沒讓眼淚落下來。

    老人松開手,渾身泛起奇異的波動,好像這截枯木般的軀體中,隐藏着什麼神異。

     無端處生起的風吹得燈火撲朔,老人用手把着床頭,身上依此亮起綠、白、黃……各色微弱靈光,他的身體在被褥下一點一點擡起來。

     少年不敢熄滅火球伸另一隻手去扶,老人隻喝道:“讓開!” 少年隻得站起來,退後一步。

     老人顫抖着,一股風升起來,卷起他枯草般的灰發。

    他雙目圓突狀若瘋魔,奮力往床頭一點點挪動,他沒有力氣掀開被子,隻有這樣從中抽出身子再坐起來。

    他奮力扭動,表情冷得像一塊石頭,不知過了多久,他勉強撐起一點,後背抵在床頭圍面上,僵持着休息了片刻,随後再使出力氣,手抓着床頭,要徹底将身子撐起來。

     凸出的血管似乎早已沒流通,他也根本沒有氣息,整個身體卻固執地做出動作。

    那陣風還未停下但幫不了他太多,到一半時,他身體滑落,靈光如沙塔崩塌,少年極快将他扶住,令他的後腦未撞擊到床上。

    可那團火焰卻熄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死亡,不知有何等詞能形容此時的寂滅。

     窗外終于響起了雷聲,将整片天地照得一明、一暗…… …… (本着事無巨細的原則,考慮到登天之人父親對其早年性格的影響,我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特地寫了一篇《鄭莫凡傳》附于本文中,内容如下。

     鄭莫凡,原名鄭凡,中原崚州北山郡人士。

     凡八歲時,秉性頑劣,常戲于祖宗祠堂。

    一日,偶得一書,名曰《九轉經》,其依書修煉,頓感神清氣爽,體力充沛。

    凡喜,告知父母長輩,乃知此書源于祖上,三代之内無人能明。

    衆人未有所得,便不在意。

     凡得此書,如獲至寶,日夜修習。

    初,凡夙夜不眠,仍精神抖擻。

    三年後,凡身負神力,能舉石六百斤,跋山涉水百裡未感疲乏。

    家人初喜,後憂,最後懼,城内人竊稱其為妖魔。

    然凡修至後期,五感超然,衆人議論皆收于耳内,至其心情愈躁,性格愈僻。

    《九轉經》縱有千般好處,而無人聽其言。

     十六歲,凡殺數人,離家,漂泊江湖。

    後偶遇修士,知修仙大道,才知自本非妖魔怪物,乃是修士。

    遂痛哭數夜,後立志成仙,至死不渝,改名莫凡。

     然人生匆匆三十載,莫凡于凡人,力量絕倫,是異類;于修士,碌碌無奇,是庸材。

    莫凡修《九轉經》至圓滿,再無寸進,遂輾轉四方,曆盡艱險,網羅靈材,渴求築基。

    然生死有命,成敗在天,莫凡查天時、測地利、觀人和;又覓靈材、配靈藥、煉靈丹,突破不可謂不慎;準備不可謂不足,而辄敗。

    如此四番,莫凡萬念俱灰,正當頹然,見街有少女亭亭玉立,一時驚為天人,傾心往之。

     莫凡本非凡人,事順成。

    二人成親,恩愛甚,數年後,有一子。

    莫凡觀子,與己類同,非凡人,道心又起,枯坐數日,攜子去,取名——鄭到。

     莫凡授子以畢生所學,又于北部群山獵妖獸無數,籌得靈藥,複築基,複敗,走火入魔,含恨而終。

    曆時六十八年,證道無果。

    ) …… 喜歡一萬步登天請大家收藏:()一萬步登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