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夏一直有個疑慮,就是葉北林和錦姐兒的親事,大人們都很上心,這當事人是什麼态度呢!
他們會不會不樂意,或者是有其他的什麼想法。
當初,她也是腦子一熱,忘了兩個當事人,就把這事給說通了。
吃飯的時候,她特意觀察了葉北林和錦姐兒,結果發現,她想多了。
兩個人都很高興,别看葉北林才十三歲,猶如小大人一般,接人待物是遊刃有餘。
還拍着胸脯向宋玉保證,他會好好待錦姐兒的。
錦姐兒則害羞地低下了頭,不過,她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葉北林。
張覺夏這才放了心。
沈老夫人作為特邀嘉賓,被安排坐在了上座,跟着大家一起樂呵。
趙寶鳳給宋玉吃了定心丸,“北林和錦姐兒以後成了親,他們養你的老,我們沒意見。
”
宋玉自是感激不已,“謝謝您!”
她以前都是按着張覺夏的輩分稱呼趙寶鳳和葉運生的,現在成了親家了,一下子改不過口,竟不知如何稱呼了。
“錦姐兒也是你含辛茹苦養起來的,照顧你還不是應該的。
再說了,咱們兩家離得這麼近,山裡人家也沒那麼多講究,以後家裡有什麼重活,你就喊兩嗓子,讓北林去做。
”
趙寶鳳的幾句話,宋玉更是覺得錦姐兒的親事定對了。
吃飽喝足後,張覺夏自告奮勇送宋玉回家,宋玉喝了些酒,非要拉着她說會兒話再走。
話裡話外,自是對趙寶鳳稱贊有加。
“我大伯母要是和我婆婆似的,我怕是真的不敢給錦姐兒保這個媒。
”
宋玉這才想起,今日龐秀娟出奇的老實,根本沒有說上幾句話。
張覺夏被宋玉這麼一提醒,“還真是呢!我都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了,結果她人老實了。
”
“還是你們家老人明事理,她和北修的關系,在村子裡這麼一宣揚,她或許也就收斂了。
以後,你們上面沒有婆婆壓着,日子過得也自在。
”
“可不就是這個理兒,你說她和大伯母生活這麼多年,一點好的東西都沒有學到。
但凡學到那麼一點兒,我們也不至于不認她。
你是不知道,葉北修心裡其實挺在乎他這個老娘的,可你說他越在乎吧,他娘越不看重他。
唉,當真是可憐孩子!”
“那你就好好對他!”
“嗯。
”
張覺夏看着宋玉眉眼間很是疲憊,知道她也是為了錦姐兒的事忙的沒有休息好,閑聊了幾句後,她就找理由告辭了。
沈老夫人被王貴蘭請到了她家,兩個老人每天有說不完的話。
張覺夏不緊不慢地往家走去。
她心裡盤算着這幾日的事,也不知李映月的身體恢複的如何,送給她的信,她有沒有收到。
還有姚掌櫃那裡,她要是知道自己回了葉家村,而沒有去看她,會不會惱她。
想着想着,她就到了自家家門口,本想着推門而入,結果手還沒有伸到門上,就聽到了說話聲。
“你就是敲鑼打鼓,告訴村子裡的人,我是你三嬸。
可事實你能改嗎?你就是我肚子裡生出來了......”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