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夏打開一瓶面霜,擺在各位小姐和夫人們面前。
李映月第一個上前試了起來,又勸着她旁邊的那位小姐試用。
有了第一個帶頭,慢慢的就有第二個,很快屋子裡就熱鬧起來。
“還真好用呢!”
“嗯,我也覺得不錯,感覺是比我家裡的好用。
”
“葉太太,你這怎麼賣的?”
“對,對,怎麼賣的?”
張覺夏故意回頭問了李雲一句,“楊嫂,咱們這乳液和面霜還有多少?”
“太太,您也知道,這東西很難做的。
”
正在忙着試面霜的夫人和小姐,聽到她們主仆的話,紛紛停下,看向她們。
其中一位财大氣粗的劉夫人開了口,“葉太太,我們家和映月家的關系一向不錯,你可不能顧此失彼啊!
我可告訴你,映月也知道的,我們家不差錢。
算了吧,也别管多少銀子了,先給我留出兩套。
”
“那怎麼成,你一個人來的怎麼能買兩套?你買走了,我們就沒有了。
”
眼看着就要打起來了,張覺夏連忙起身勸架,“各位夫人、小姐,今天來的都有份,就是沒有,我們也要加班加點給您們趕出來,好不好?”
“這還差不多。
”
“楊嫂,快去咱們的庫房看看,這些東西,有多少就拿多少出來。
”
李雲應了聲“是”,就跑了出去。
“我讓楊嫂去拿東西了,剛才大家也聽到了,這東西做出來及其費時費力,各位小姐、夫人,這價錢上,我怕是要?”
“葉太太,你是不是瞧不起我們,你看在你家坐着的各位,哪個像缺銀子的主。
”
“就是,就是。
我們可不缺銀子。
”
接着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李映月找了個機會把張覺夏叫到外面,“姐姐,你可真厲害,又讓我學了一手。
她們當真不缺銀子,使勁往高了要。
再說了,你這些東西,也就是她們能消費的起。
”
張覺夏詢問李映月,“你覺得多少合适?”
李映月伸出一個手指頭,“十兩銀子,隻能多不能少。
”
張覺夏點了點頭,“聽你的。
”
“那鮮玉米也别賣便宜了,要不她們沒得炫耀的資本了。
再說了,這個時節,整個順和縣也就你這裡有這麼兩車鮮玉米。
物以稀為貴,姐姐懂了嗎?”
張覺夏咬了咬牙,答應下來。
心裡卻又矛盾起來,她對順和縣的這些富人圈子,了解确實不多,實在是不知道賣多少合适。
“映月,你也知道,我和她們待的時間還是太短,不怎麼了解她們,你幫我定個價,多少合适?”
“一兩銀子賣給她們十個鮮玉米。
”
“這......,這是不是太狠了些。
”
“沒事,她們也就是嘗嘗鮮,還是那句話,她們不缺銀子,缺得是好東西。
”
張覺夏明白了。
她看着李雲帶着人把東西運了過來,上前幫着搭把手。
這些人見東西運了來,紛紛往前湊了來,很快就把張覺夏圍住了。
“各位夫人、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