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夾雜着海水,讓捕蟹船上的作業人員隻能在零度左右的低溫環境工作。
有時甚至還飄着細雪。
而且經常有時速超過二十六公裡的強風,掀起高度達十公尺的巨浪。
捕蟹船屬于小船,當然不可能有多平穩。
這樣的工作環境,光是站穩就是一個難題。
更不用說經常打到船上的大浪,會把不小心的船員給卷下海。
所幸捕蟹船不是軍艦,要是有人落海,都還是會進行施救。
但在這種惡劣的海相下,救援難度可想而知。
可以說,想上捕蟹船的第一關,也是最大的難關,就是不要暈船。
或說盡可能不要暈船……
假如會暈船,光顧着吐就好,也别進行作業了。
所以這惡劣的海相、恐怖的工作時長,以及不好對付的帝王蟹,就是造成每年阿拉斯加的捕蟹船都在缺工的理由。
至于亨利原本在想,是不是每天不要那麼拼,多一點休息時間,這樣不是很好?
但在實際體驗過工作環境後,這個問題不用問人,自己都能給出答案。
敲冰塊的工作是無時無刻都要進行的,然後海相又那麼差。
要能在這種船上睡個安穩覺,功力就足夠在雲霄飛車上打盹了。
所以在捕蟹船上的人肯定都會同意,快點把船裝滿,然後快點回港。
吃飽撐着才會去抗議睡覺時間太少的問題啊。
早點搞好,早點回家啊!
這種時候,一個老經驗的船長就很重要了。
除了要控制船隻乘風破浪,不至于被海浪掀翻外,還要精準判斷哪裡有帝王蟹可以捕撈。
因為帝王蟹的遷徙模式不固定,也不會顯示在漁業用的雷達或聲納上,所以收獲好壞很仰賴船長的經驗、直覺與運氣。
假如運氣不好,待在海上的時間就會延長,風險也随之增加。
要是船長夠生猛,大概五天的時間就能滿艙回航。
之前波蘭佬跟亨利說的,一趟大約兩個星期,這是個衰佬船長才會搞出的成績。
大部分人都沒辦法撐到兩個星期。
大概熬個一個多星期,哪怕還沒滿艙,也會選擇回港休整。
畢竟這種高強度作業都是拿命去拼,靠體内腎上腺素死撐的。
要是搞過頭,船上猝死拉倒,整條船賠進去,那可就不好了。
而這短短的幾天,亨利的表現看在一衆老鳥眼裡,那是滿意到不能再滿意了。
像這種高強度作業環境,最怕遇到豬隊友,也沒有多餘的時間搞什麼職場霸淩。
亨利菜鳥的身份刷不掉,因為船上有太多事情是他不知道的,也特愛問。
但是隻要問過一次,操作過一回,幾乎不會出第二次錯。
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跟其他人配合作業,難免會有一些默契不良的情形。
不過也沒有人抱怨,因為喊個一聲,亨利就能迅速改正。
遇到這樣的省心船員,誰會不滿意?像他這樣的‘小綠’,拿的酬勞可是所有人裡頭最少的。
想嫉妒都不知道從哪嫉妒起。
這樣的學習速度與做事的利落程度,讓他有機會幹一些基礎以外的事情。
可以說除了船舵還沒讓他碰外,捕蟹船上裡裡外外的工具,亨利都摸過了。
還沒人有意見。
而這時間,也才五天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