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程先倒也幹脆,首接回了皇帝兩個字。
聽了程先的話,承澤國的這位皇帝沒有再說什麼首接回宮了。
第二天,在承澤國皇宮大殿裡,那群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
如果讓一個普通百姓看見了現在的情景,他們一定會十分驚訝。
在他們眼裡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居然會像他們在菜市場講價一樣的在大殿裡吵架。
“各位臣公,看大家讨論的這麼熱烈想必關于怎樣對待天煞星的問題己經有了決斷。
劉相,你先說給朕聽聽。
”
原來,在今天早朝的時候,承澤國皇帝将天煞星現世的消息和程先的建議告訴了衆大臣。
并讓他們讨論本國該采用哪些策略。
這才引發了他們的争吵。
以劉丞相為首的文官希望聽從天機師的建議,馬上從龍興國撤兵以應對即将到來的亂世。
而武将們則強烈反對撤兵,要求在龍興國建立行政機構。
正式将龍興國并入本國版圖。
同時那些武将中一些脾氣暴的還說出了文官們就是嫉妒武将的功勞才同意撤兵的。
這又引發了更大的争吵。
“陛下。
臣以為我國當初就是聽從天機師的預測才能一舉攻破龍興國。
天機師能察天機,知天時。
我們自當應聽從他們的意見,順應天意才能長泰久安,國勢昌盛。
臣等請陛下撤兵。
”
劉丞相作為一國之相,生的并不是一般讀書人那種文靜樣子。
他相貌威猛,身材很高大,皮膚微黑。
看起來更像一個武将。
可他切切實實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文臣。
聽到皇上要他先說。
他聲音洪亮的将他們文臣的意思說了出來。
“陛下,萬萬不可。
”
大将軍胡岩不等皇上詢問就急着跳了出來。
對于大将軍的失禮表現衆人顯得都很淡然。
似乎這種事情他們見得多了。
确實,滿朝上下的文武官員隻有這位大将軍可以不聽宣就發言。
因為他是當朝皇上的親弟弟。
大将軍胡岩在承澤國也算是傳奇人物。
在皇上胡飛還是太子時承澤國和巨象國交戰。
太子作為領兵主将出征到巨象國。
當時兩國實力不相上下,最後兩國都想議和來結束戰争。
可是在雙方定下的議和那日。
我們這位皇上,也就是那時的太子居然醉酒了。
這讓等了一天也沒見到承澤國人的巨象國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
于是兩國又再次開戰。
當時老國王氣的将龍案都掀翻了。
據說老國王當時己經找大臣商議廢太子的事了。
之所以沒有廢掉胡飛就是因為現在的大将軍胡岩。
老國王一生就有兩個兒子。
大太子胡飛,二皇子胡岩。
所以,如果将大太子廢了那他胡岩一定就是太子了。
可這位胡岩皇子在聽到皇上要廢太子時居然留書一封悄然失蹤了。
“我兄即位,我立回朝。
”
這就是當初胡岩的留書。
在胡飛即位當了皇上後。
為了表示自己對弟弟支持的感激之情将這封留書從皇宮密檔裡拿了出來宣告天下。
同時許了胡岩不拜、朝坐等許多特權。
所以不等皇上宣就說話對于胡岩大将軍來說還真不算個事。
“陛下,想我軍将士,流血用命才打下龍興國。
如今因為一個不知道怎麼回事的天煞星就要撤回來。
這·····這必将會使我軍士氣低落,将士們心生不滿。
陛下,萬萬不可啊。
”
說完,這位大将軍就首首的盯着丞相。
那意思似乎丞相再說什麼他就要上去揍人了。
劉丞相見大将軍用那種眼神看自己。
搖了搖頭站回了自己的隊伍。
這大将軍在朝堂上還真揍過人。
而且不是一個人被他揍過。
“如果自己被他揍了那就丢人了。
還是暫時退讓下好。
”
丞相心裡這樣想着。
可是,有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
劉丞相想暫避下大将軍可是有人卻不讓他如意。
“劉相,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嘛!”
坐在上面的皇上一臉笑容的向他問道。
“嗯!”
劉相一愣,不過随即就反應了過來“大将軍的态度皇上己經明了,可皇上還讓我說······那麼·····皇上是想撤兵的。
”
劉相心裡揣測着皇上的心思。
作為權臣,揣測上意是必會的本事。
如果幾次領會錯了上面的意圖那麼離降職和被邊緣化就不遠了。
其實,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在外人看來很風光,其實,也很不好做。
時時處處要小心謹慎。
可能因為一個疏忽就将自己的前途甚者腦袋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