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崇一堂内。
一長桌旁并排站着二人,皆是儒生打扮。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面容清瘦,鼻梁高挺。
他蓄着的長胡,遮住了整個下巴,最特别的是,那長發的顔色,竟是金色。
兩人的身邊,擺放着一台伽利略式望遠鏡。
“用這個,望遠鏡,觀太陰,我們會看到其表面有凸起且明亮的區域,也有凹陷且暗淡的地方。
”湯若望摸着那鏡筒,介紹道:“诶,這就像是,是在山上,較高的地方會先被陽光照亮一樣。
”
“用以觀太陰,則見本體有突而明者,有凹而暗者。
蓋如山之高處,先得日光而明?”李祖白走近望遠鏡,好奇地彎腰查看。
“诶,就是這個道理,”湯若望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想請您幫我,完成一本,專門用來介紹這個物體用法的書。
”
李祖白恭敬地回答:“湯先生學識淵博,能夠參與此事,自是我的榮幸。
”
“诶,那就,拜托你了。
”湯若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稿紙,拿出幾張标注好的,放在了對桌上。
“這些稿紙,是泰西國的伽利略寫的,诶,還有那望遠鏡,也是他改造的,是個很厲害的家夥,”他收拾着,一邊介紹着這些稿紙的來曆:“那些注釋,你看看,我寫得字,對還是不對。
”
“先生如此推崇,那人恐怕學識不在先生之下吧!”李祖白接過稿紙,目光在紙上迅速掃過。
“诶,我,遠遠比不上他,隻是可惜了。
”湯若望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遺憾。
李祖白問道:“那人,是死了嗎?”
“并沒有,他因為提倡日心說,也就是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太陽轉動。
而非,我們腳下的這個球,是宇宙的中心,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陷入争議,但是知識,是不會錯的。
”
從書櫃中抽出《平常問答詞意》,湯若望将其放在一旁,一一比對着準備開始翻譯:“诶,不說了,我們開始吧!”
《平常問答詞意》,乃是他的領路人,利馬窦合作編寫所着的中西文字典,其中包括葡萄牙語詞、意大利字母注音、漢文對照,辭書和檢字法。
借由此書,他才學會了漢語,并且能夠用中文進行寫作和交流。
李祖白瞟了眼那書櫃,上面擺滿了各類書籍。
兩書櫃中,一個書櫃裝着的,有着三類由三種不同語言所書寫的書籍。
而另外一個書櫃,則放着漢語書籍,除去尋常可見的。
最顯眼的位置,陳列着《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測量法義》、《天主實義》、《交友論》。
李祖白輕輕拉出椅子,坐到了對面,笑着問道:“湯先生,可想好了這書的名字?”
“诶,這書,我想叫它遠鏡說,你覺得,怎麼樣?”湯若望微微傾身向前。
李祖白微微颔首,道:“自無不可。
”
就在此時,他們卻聽見了門外傳來響動。
“誰?”湯若望有些疑惑。
他很清楚,今天下午的這個時間點,按理來說,是不會有人來拜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