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聽得目瞪口呆。
皇後驚疑地看着李世民,她知道此等大事,李世民絕無玩笑的可能。
可是,颉利為何要自己撤兵?
杜如晦同樣疑惑不解,說道:“請皇上明示。
”
李世民将當時的情形仔細描述了一遍。
三人聽得越加疑惑,完全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颉利退兵,隻有兩種可能,其一,我軍實力雄厚,颉利無必勝把握。
”
“其二,颉利後方出了問題。
”
房玄齡馬上提出了兩個假設。
李世民沉聲道:“自家事自家知,朕所剩兵力不過十萬人,且無精兵,颉利若強渡渭水,朕必敗!”
李世民帶過去的兵馬隻有區區五萬而已,至于尉遲恭和張公瑾他們的兵馬已經疲憊不堪,而且都帶着傷,戰鬥力不行。
渭水河處于枯水期,就算把渭水橋拆了,颉利也能渡河。
隻要過了渭水河,騎兵一個沖鋒,李世民隻怕就要大敗而歸。
所以,第一個猜測不成立。
房玄齡皺眉道:“如此,隻有第二種可能,有人攻擊颉利後方,颉利擔憂歸路,所以選擇撤退。
”
隻有這樣一個解釋,但是這個解釋又不合理。
誰能攻擊颉利後方?誰有這個實力?
杜如晦捋着胡須,看着地上的炭火,徐徐說道:“普天之下,誰人能逼得颉利回防?”
整個大唐,就屬羅藝的兵力最強,盤踞幽雲兩州,但是他絕對不可能幫李世民進攻突厥。
李世民剛剛殺了李建成,羅藝是李建成的人,他不舉兵造反就不錯了。
房玄齡說道:“莫非是吐谷渾偷襲颉利後方?亦或是薛延陀?”
李世民看着房玄齡,心中其實一直想說歸義鎮,但是想想又不可能,所以始終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