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龍椅都沒有坐熱,就要被外族滅掉了嗎?
見李世民如此,杜如晦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
“還有什麼事情,一起說吧。
”
李世民看出了杜如晦欲言又止。
杜如晦歎息一聲,說道:“獨孤将軍陣亡了。
”
李世民聽聞獨孤彥雲陣亡,心頭湧起一陣悲涼之意。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本想勸一勸李世民,但是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說人已去,節哀順變?
“國亂思良将,家貧思賢妻啊。
”
李世民仰天長歎道。
這話說得房玄齡三人面紅耳赤,這明擺是說他們這些臣子無能,未能力挽狂瀾。
可李世民并非此意,他隻是突然想起三年前的事情,羅藝手下的将軍憑借區區三千人大破賀勒十萬之衆。
若是這樣的人才能夠為他所用,何愁突厥不滅。
可偏偏這樣的人才在羅藝帳下,豈非造化弄人?
想到此處,李世民又歎息一聲。
那樣的人才在羅藝帳下,也是天大的威脅,就算抵擋住了颉利的進攻,一旦羅藝造反,誰能擋住那樣的猛将?
李世民仰頭看着房梁,許久說道:“集結所有兵馬,随朕往泾陽去。
”
颉利可汗破了蕭關,必定從泾陽過渭水,然後直撲長安城。
李世民要在渭水河畔與颉利決戰。
聽聞李世民要禦駕親征,長孫無忌被吓了一跳,連忙勸道:“皇上,臣等還在,無須禦駕親征。
”
房玄齡也勸道:“颉利此時乃是得勝之兵,其鋒不可當,皇上切勿弄險。
”
現在的颉利可汗正是兵鋒正銳之時,這個時候去和颉利打仗,實在是以卵擊石,絕非明智之舉。
他們這些大臣還在,輪不到李世民沖在前面。
李世民說道:“衆位愛卿可以上陣,朕為何不能!難不成要等衆位都戰死了,朕再去?”
“無須多言,朕自太原起兵以來,征戰十餘年,非是那太平之君王。
”
“點兵,随朕出征!”
李世民也算是開國之君,李唐的天下其實是他們兄弟三人打下來的,李淵能當皇帝,隻是因為生了三個好兒子。
從太原起兵到建立大唐,李淵其實沒啥用,都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在打仗。
所以李世民才這樣說。
李世民心意已決,他們三人自無二話,即刻按照聖旨集結長安城所有兵馬,往泾陽與颉利可汗決戰!
李世民出了禦書房,起身到了立政殿。
這裡是長孫皇後居住的地方。
進了門,宮女馬上過來迎接,一個長相端莊的女子出來相迎,正是長孫皇後。
見李世民滿面愁容,皇後如何不知是因為突厥入侵之事。
“皇上,我大唐自有國運在,請寬心。
”
皇後出言安慰道。
李世民搖頭歎笑道:“朕也希望如此!”
二人坐下來,宮女要倒茶,皇後卻擺擺手,讓她們都退下。
李世民和皇後面對面坐着,兩人沉默片刻,皇後開口道:“臣妾聽聞尉遲敬德所部打得不錯,應當可以抵擋住。
”
尉遲恭在前線擊破了颉利部将莫啜,大壯唐軍聲威,此事李世民也知曉。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尉遲敬德當世猛将。
”
可尉遲恭雖然勇猛,卻不能扭轉戰局,突厥仍然勢大。
兩人又是一陣沉默。
皇後突然說道:“皇上,雲州城那邊沒有消息嗎?”
李世民愣了一下,說道:“朕派了許多密探進入雲州查探,卻都失蹤了,看來此人确是羅藝帳下的,羅藝有此人相助,也是心腹大患。
”
皇後說的自然是劉景。
自從劉景大破賀勒,李世民就派人去雲州打探過,但是派出的人最後都神秘失蹤了。
李世民接到情報,說是被羅藝全部殺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李世民不是沒想過報複,但是羅藝和李建成混在一起,他無法下手。
皇後突然說道:“若是此人能為我所用,該有多好。
”
李世民失聲歎笑道:“不說為朕所用,不為羅藝所用就好。
”
說完,李世民沉默片刻,說道:“觀音婢,朕要禦駕親征,往渭水河畔,與颉利一決生死!”
皇後的臉色驟變,兩隻眼睛撲簌簌落下淚來。
良久,皇後緩緩起身,拜道:“臣妾恭祝皇上凱旋!”
值此國家存亡之秋,長孫皇後不會做兒女之态,不會勸李世民别去,她隻有恭祝李世民大勝歸來。
李世民點點頭,轉身出了立政殿。
....
...
歸義鎮。
劉景正躺在椅子上,看着外面刮起的秋風,感覺身上一陣困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更是窩在被窩裡最舒服,一年四季都是睡覺的好時候,劉景眯着眼睛,六子捶着腿,感覺倍兒舒服。
房門突然推開,秦風闖了進來。
六子不滿道:“老秦,懂不懂規矩,敲門不會嗎?”
秦風沒有理會六子的責怪,對劉景說道:“大人,候騎偵察到20萬突厥騎兵悄悄接近。
”
劉景眯着的眼睛突然睜開,微微笑道:“哦?是不是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