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3章 京師震驚

首頁
    話分兩說。

     當江南一片愁雲慘淡的時候。

     京師卻反倒是入目祥和。

     北地的春耕早已結束,眼瞅着天氣越來越熱,節氣一步步進入盛夏,人們已經開始期待起今年的收成。

     尤其是紅薯的情況。

     得益于這兩年順天府和昌平治安司的培育,現如今紅薯已經遍及整個北直隸府縣。

     當然,栽種的地方采取了昌平的建議,多是取用山地或者旱地,再加上一些個邊邊角角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

     雖然現在順天府知府一職還在空缺中,但順天府的差事卻辦的挺好。

     按照順天府的預估。

     等今年紅薯大規模鋪開種植收獲後,來年朝廷就有望減少通過運河漕運運輸南方漕糧北上的總量了。

     畢竟。

     大明已經二百年了,漕運雖然曆經變革但也已經難以徹底改變日趨崩壞的局面。

     而去歲關外俺答部三路大軍明攻,潛伏一路大軍越關而入的影響,也在迅速的退散。

     被皇帝召見過的宣府總兵官馬芳在回到邊地後,做的頭一件事不是繼續修築邊牆,也不是操練兵馬。

     而是從宣府十萬兵馬裡精挑細選了正正好一百名精銳,以受皇帝檢閱為名,給送進了西苑大内。

     檢閱便是檢閱。

     但這一百名邊軍進了西苑,卻就再沒出來,倒是有些不加掩飾的意思了。

     朝廷裡吵了一陣子。

     但兵部尚書楊博閉口不言,至于另一位兵部尚書胡宗憲? 胡部堂如今眼裡隻有東南五省平倭事。

     南邊和倭寇的仗打的越發有聲有色。

     除了戚繼光之外,還有俞大猷等将領也是紛紛嶄露頭角。

     朝中也已經有了議論,說不得胡宗憲當初五年平倭的軍令狀,就要提前完成了。

     在兵部沒人開口讨論宣府總兵官馬芳送了一百精銳入西苑,再加上内閣大臣高拱也是态度暧昧不清,這件事最終隻能是不了了之。

     即便是有心人想要深究一二,朝堂明面上也沒有機會讓他們去議論。

     “海瑞已經降旨調入京中?” 昌平治安司衙門,徐渭眉頭皺起,放下手中的文書,擡頭看向從京中過來送消息的陸繹。

     陸繹點點頭,自顧自挪到一旁的椅子上,端着茶杯喝了口茶:“昨日下的旨意如今恐怕都已經出順天府了。

    原本是吏部的幾個官員先上奏給海瑞誇功,然後各部竟然都有官員上書附議,大肆吹捧海瑞為政以德。

    關鍵是平日裡那幫看誰都像貪官污吏的科道言官,這一次竟然也紛紛說起了海瑞的好,事情就從内閣到了皇上跟前。

    ” 徐渭如今身上的官職不少,但主要還是在昌平這邊。

     聽完陸繹對這件事首尾的介紹,他不禁詢問:“皇上就這麼同意了?” 陸繹搖搖頭,看向捧着一堆文書從外面走進來的肖俊鵬,以及跟在後面的周雲逸。

     他解釋道:“皇上召了内閣議論,徐閣老和李閣老大加贊同,覺得海瑞既然有能力那放在中樞或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高閣老沒說話,袁閣老提了一下應天巡撫衙門,但也沒多說。

    ” 徐渭低頭沉吟了片刻:“所以,海瑞被調回京中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陸繹撇撇嘴:“旨意都離京了,哪還能作假。

    ” “可知皇上和内閣準備讓他居于何處?” 徐渭現在有些頭大,隻覺得時局大概又要發生一些變化了。

     陸繹則是轉頭看向外面:“順天知府都空缺這麼久了,八九不離十是要等着海瑞回來接手,順便加一個都察院的銜,如此也算是榮升了。

    ” 進來的肖俊鵬将文書小心翼翼的放在徐渭面前的桌案上,看了眼正在解釋的陸繹,便退到一旁站着。

     倒是周雲逸皺了下眉頭:“如此可不算榮升……該是以升遷都察院,兼順天知府,如此才能算作升遷。

    ” 陸繹點點頭擺擺手:“反正都是那麼一回事,海瑞到底是要入京的。

    ” 周雲逸看向沉着臉的徐渭,一旁的肖俊鵬也是欲言又止。

     陸繹則是心中明白,卻一副無所謂的神色。

     徐渭看向幾人,最後落在肖俊鵬身上:“說說吧,有什麼看法。

    ” “調虎離山,指東打西,目的不善。

    ” 肖俊鵬很快就說出了十二個字,而後颔首低眉。

     徐渭又看向周雲逸。

     周雲逸點了點頭:“唯有如此了。

    ” 見兩人如此說,徐渭嗯了聲,臉色卻稍微好轉了些。

     他面露笑容:“既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那麼這事也就不必糾結。

    如此陽謀,也不是我等如今就能更改的。

    ” 肖俊鵬看了眼身邊的周雲逸。

     他如今也是官身,早已脫離了胥吏的序列,算是一朝得道了。

     也正是因此,如今也是死心塌地跟着嚴家。

     見周雲逸這位少卿不說話。

     肖俊鵬才又說:“隻是雖然知道是他們用的陽謀,目的也是為了将海瑞調走。

    如此,賓客在南邊就少了海瑞這個應天巡撫的支持,辦起事情來自然也就捉襟見肘了。

    而且賓客這一趟南下,非是短時即回,須得要一兩載光陰,這時候不論換誰接手應天巡撫,都是不好。

    更何況,他們那些人将海瑞召回京中,也定然早就準備好了舉薦新的應天巡撫人員。

    ” 徐渭剛剛露出的笑容收斂了一些。

     他目光放長,幽幽開口:“賓客此番南下也近半載,若是已經在南邊打開局面,倒是不用擔心海瑞被召回京中。

    畢竟還有張居正在南邊,總督海務衙門,也算是一個助力。

    ” “可若是尚未打開局面,那麼接下來賓客就難辦了……” 周雲逸忽然開口說了一句。

     而後他便回頭看向外面的豔陽天,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回欽天監為嚴紹庭算下時運前途如何。

     徐渭站起身,看向肖俊鵬:“我得去京中一趟,看看閣老如何說。

    這幾日昌平這邊,你盯着些,盛夏已至,須要嚴防山洪水患。

    ” 肖俊鵬當即躬身領命。

     徐渭則是與陸繹長出衙門,二人駕馬便往京師趕去。

     同一時刻。

     一道快馬急遞,也進到了通政使司衙門。

     通政使司衙門,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

    簡而言之,朝廷大多數的地方官員奏疏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