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7章 耗羨歸公

首頁
    知道一個事或者道理很簡單。

     可發現這件事或道理,卻是很難的事情。

     雖然可能隻是傳說,但這個傳說中人人都知道蘋果是往地上掉落的,但偏偏隻有某位牛先生悟道成功。

     張居正能不知道南橘北枳、熔銀火耗、攤派加征、銀貴谷賤的現象嗎? 顯然,作為能一步步走進過文淵閣的人而言,這種地方官府存在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将之與他在内心裡不斷美化的一條鞭法相對,自然就會讓他忽略掉這些事實存在的問題。

     這也正是張居正會當着嚴紹庭和海瑞的面,能如此幹脆果斷的承認了自己在這件事情上認識不足的緣故。

     也導緻他會對嚴紹庭行如此大禮。

     因為。

     這等幹系天下黎庶的事情,若是思量不足,一旦施行,那必然會由造福天下的善政,變成為禍蒼生的苛政猛虎。

     面對張居正突然嚴苛的以古禮相對,嚴紹庭始料未及之餘,也隻能是帶着鄭重的臉色站起身。

     他伸出雙手,按在張居正舉起的雙腕上。

     “我等三人或有政見之不同,亦有出身各異,但于國家一事,皆為蒼生黎庶,如此方得今日能共聚一堂,共商一事。

    ” 嚴紹庭少有的語氣莊重,目光真摯的看向擡眼注視着自己的張居正。

     “叔大兄,若是再以這等禮節對我,便是于我折壽焉。

    若兄當真願與弟同為天下百姓辦了一二件善事,此番不如坐定,我等三人再行商議,得一個妥善之策,再議當否上奏請允?” 至此。

     嚴紹庭說完話,便雙手稍稍用力,将張居正拉回到座位上。

     瞧着兩人當着自己的面來了一出衆志成城,海瑞亦是面露笑容。

     他笑着看向兩人:“方才叔大提議可以再行奏谏朝廷準允桂萼公一條鞭法,潤物言及此中應有情蔽,但想來在潤物心中,此法亦是可行,但卻要嚴加防範,尚需完善。

    ” 嚴紹庭點點頭。

     張居正立馬說道:“如何操辦,潤物莫要藏拙。

    ” 嚴紹庭也不拖延,直接說:“一條鞭法,依我之見,可行,卻并非能通行我朝兩京一十三省的善政。

    如西北、西南、北地遼東等地,此三處所征賦稅也往往并不解押入京或存于南直隸,曆來都是征之于地,用之于地,仍需以原制為主,而不以一條鞭法施行。

    ” 西南崇山峻嶺,道路漫長,加之土司和蠻夷遍地,當地财稅曆來也基本都用之于當地,或是轉運給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的衛所,用以屯練兵馬。

     朝廷也基本不指望這些地方能為朝廷帶來多少賦稅,而以當地的穩定為主。

     至于西北。

     自前宋開始,潼關以西,就已經開始處于崩壞的邊緣,直到現在關西一帶已經是黃土遍地,少有人煙。

    也正是因此,大明二百年來,基本無人會提及重新開發西域。

     因為整個關西和河西都已經崩壞了。

    沒有大量人口的支持,朝廷要是想重新如漢唐一般開發西域,就必須要從中原和江南等地征伐人丁和糧草,如此巨大的耗費便是擋在朝廷開發西域這條路上的一座大山。

     再說最後的北地和遼東一帶。

     那就更簡單了。

     整個北方都處于九邊邊鎮治下,遼東如今眼看着也是不太平。

    要是推行一條鞭法,反而不會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機,倒是會加重這些人的負擔。

     張居正和海瑞兩人見嚴紹庭開始一條一條、一地一地的細細分析,也是連連點頭。

     張居正更是帶着一抹後怕和敬佩。

     嚴紹庭心中琢磨着大明的堪輿版圖,繼續往下說:“而中原諸省、如河南、河北、山東及南直隸北部地區,及湖廣一帶,因其乃是我朝産糧重地,國家糧草用度絕不能平白掌于商賈之手,此般地方也不可以一條鞭法執行。

    總結一句話,便是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朝廷将糧食實實在在的握在自己手上讓人心安!” 說完後。

     嚴紹庭面帶微笑的看向兩人。

     他所說的地區,大緻就是後世常說的山河四省與湖廣平原産糧區。

     不管現實如何,都必須要承認。

     這些地區,必須要處于确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地位。

     無論哪個年代,糧食就是命。

     海瑞亦是點頭感慨:“民以食為天,隻要朝廷能掌控糧食,能讓百姓有一口吃的,便是遇到災年,朝廷能開倉放糧給百姓,那百姓也不會成為流民和亂民,也不會造朝廷的反。

    ” 張居正歎息一聲:“是啊,百姓隻要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造反……” 兩人說完後,都有些神色姗姗。

     為官者,似他們二人,很清楚治民之術真正的跟腳是什麼。

    同樣也清楚,百姓所求究竟是多麼的渺小。

     他們隻求一口吃的。

     見兩人似乎是有些失落。

     嚴紹庭拍了拍手,臉上笑容更盛:“以上諸地雖不宜施行一條鞭法,但如長江以南各府,并浙江、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商賈興盛,産業衆多,且此般各地大多是糧田稀少,山脈縱橫,往往官府轉運解押途中損耗最多。

    因此,我覺得這些地方倒是可以施行一條鞭法,重在為朝廷征繳銀錢,充實朝廷歲在之用度。

    ” 當年桂萼常在江南等地為官,所看到的自然是江南各省各府興旺的商業和貿易,以及江南等地的手工業作坊,所以他才會覺得一條鞭法推行,是一個好事。

     嚴紹庭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所說的這些地方是極為适合成為一條鞭法推行的地方。

     而張居正在見到嚴紹庭終于是對一條鞭法有着贊同和認可的地方,也終于是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海瑞察言觀色,這位‘不通人情’的人,也是開口道:“如此這般分析,倒是極為妥當的。

    叔大之志向,加以潤物剖析,現在看來,這一條鞭法倒是真正可行了!” 嚴紹庭更是點頭說:“當然可行,而且極為可行!朝廷不能失了糧食,但也不能沒了銀錢。

    如今朝廷開海,這件事現在也是叔大兄的海務總督衙門在操辦,想來也清楚随着開海之政繼續下去,我朝必然會湧入無數外邦帶來的白銀,到時候有這些銀子在,配合朝廷律令,也能防止銀貴谷賤的事情發生。

    ” 張居正頓時兩眼一閃:“開海一事竟然還能關系到此處!若是沒有潤物提及,我倒是給開海後外邦銀兩湧入這件事給遺落了。

    ” 引着身邊海瑞的疑惑目光,張居正面露笑容,搖了搖頭。

     他解釋道:“開海這件事也是潤物在朝中提出來的。

    如今我為海務總督大臣,倒是親眼看到,随着開海,我朝商賈出海、外邦商賈攜貨而來,卻也是帶來了衆多銀錢。

    ” 嚴紹庭笑着說:“正因如此,我才說南直隸、浙江、福建、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