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萬邦共主!
老工部是個嚴謹的臣子。
這一點,朝廷裡是有一份共識的。
随着雷禮的描述,不少人也開始暢想了起來。
不論當下朝局如何,也不論如今人心如何。
能讓大明,讓他們這些人看起來更加厲害的事情,自然是人人都會向往的。
誰心裡還沒個強漢盛唐夢?
甭管有無私心。
若是現在能有個盛世大明,自然也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整座大殿。
隻有嚴紹庭渾身繃緊,就連腳指頭都緊緊的攥在了一起,幾乎都能在地上摳出一座三大殿來。
自己不過是希望這幾位能在今天幫自己說說話,實事求是的提一嘴自己這幾年給朝廷立下的功勞。
沒成想。
現在全都變成了自己的誇誇神教成員。
事情似乎變得有些一發不可收拾了。
就在雷禮說完話後。
果然。
還不等嚴紹庭準備出面,止住這股誇誇神教的風氣時。
袁炜已經搶先一步站了出來。
隻見袁炜亦是滿臉笑容:“皇上,說起來其實如今還有樁好消息,臣先前倒是忘了禀明皇上。
”
嘉靖立馬面露好奇。
就連嚴紹庭也愣了一下。
這個老袁不會也是要當自己的誇誇神教一員吧。
當他心中有了這等想法的時候。
袁炜也已經開口道:“臣近日聽聞而後查證,方才知曉,昌平書院由原太醫院太醫李時珍所授的那幫醫學生,明年就能有第一批學生,前往軍中效力,為我朝邊軍将士救死扶傷,減少前線将士傷亡。
臣當日親自尋到李時珍,也已經确認這件事情,并且聽說學院那邊明年還有數位杏林聖手前去,參與書院教學,培養更多的醫學生。
”
聽完袁炜的話,嚴紹庭不禁眉頭一挑。
書院裡今年培養出來的那幫急救科醫學生,确确實實是準備明年送去宣府那邊效力軍中的。
這件事算是自己對宣府那邊的一個投資。
不過沒想到,竟然現在就被袁炜給打聽到了。
而當初昌平一役之日,親臨戰場的嘉靖,自然是對書院那幫醫學生記憶深刻。
如今聽到袁炜如此言語,當即雙眼閃爍着亮光。
他急忙開口詢問:“當真明年就能将那些學生送去邊軍效力?”
袁炜重重點頭:“雖然不是全部,但也有大半學生是會送過去的。
書院最近也已經在招收更多的醫學生,準備明年擴大培養人數。
”
“好!”
“好!”
“好!”
嘉靖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他臉上的神色,明晃晃的暴露着他此刻的心情。
嘉靖目光深邃的看向在場衆人,而後緩緩站起身。
“朕。
”
“也是親臨過戰場的!”
台下。
嚴紹庭嘴角不由抽了抽。
就知道老道長不論什麼時候,都能裝起來。
而當初親臨昌平這件事,恐怕會被老道長提一輩子。
而在台上。
站在禦桌後的嘉靖,帶着滿臉的自傲,雙手按在禦桌上:“朕親臨戰場,親眼目睹戰場之兇殘,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我朝将士悍不畏死淤血殺敵的雄姿,更看到了這些兒郎們戰後的傷殘乃是何等凄慘!”
這番話一出口。
原本獨居西苑幾十年的皇帝,似乎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整日裡禦駕親征開疆拓土的馬上皇帝。
雖然衆人對皇帝人設的不經意間改變有些不适應。
但好在,嘉靖還在繼續着自己的裝逼之旅。
“正因如此,朕更清楚,書院裡的這些醫學生寶貴之處!”
“那一日,朕的靴子上盡是将士鮮血,入目之處皆為兒郎殘肢斷臂。
所幸,有這些醫學生能臨陣及時施救,雖有兒郎自此殘疾,卻終能保住一條性命,此乃大功德!”
“若有可能,朕恨不得能多多的有這些學生投身軍中,護我軍中兒郎之周全!”
如果這個時候,大明朝的勳貴和五軍都督府的人在場的話,定然已經是一片馬屁和吹捧送上了。
皇帝一個愛軍如子的名聲,也定然是實實在在的到手了。
說到這裡。
嘉靖目光掃視衆人,開口道:“朕欲加李時珍為太醫院院使銜,戶部撥付錢糧供其教授醫學生為國效力,諸卿以為何?”
太醫院,在朝廷序列裡算是一個特殊存在。
而太醫院院使,不過正五品的官職,但卻是太醫院當家做主的人了。
皇帝要加李時珍太醫院院使銜,自然不是要李時珍去太醫院管事,但卻是将天下醫者最高的頭銜按在了李時珍的身上。
至于說戶部撥付錢糧,這都是小事情了。
書院裡的醫學生再多能多到哪裡去,就算現在有一千個醫學生要養着,一年也不過就那麼點錢糧支出罷了。
可若這些醫學生學出來後投身軍中,所能帶來的價值那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
萬壽宮殿内,所有人口徑默契統一的附議贊同此事,并且緊接着就是對皇帝發起了一陣猛烈的奉承攻勢。
而在衆人對皇帝奉承拍着馬屁的時候。
人群中。
兵部尚書楊博,目光微微一動,看了眼始終都低着頭的嚴紹庭。
他嘴角微微一笑。
前面這麼多人将嚴紹庭那一樁樁功勞擰出來說事,如今還是得要自己将這件事給挑明。
不過想到剛剛袁炜說的書院醫學生投身軍中的事情。
楊博心中也是期待着的。
畢竟自己的站位是在九邊,軍中能多醫學生,自然是好事。
于是。
楊博在周遭嘈雜的吹捧聲中,輕咳一聲,抱起雙拳。
“啟禀皇上。
”
“今日乃是例行禦前會議,朝中内閣并各部司衙門,商定今年朝廷諸事。
”
“臣今日觀之,隻覺當下我朝可喜可賀!”
“而臣更深以為然,如今我朝能有如此盛況景象,乃是皇上聖明之功,亦是内閣及朝中各部司同心戮力之勞,但更是嚴賓客智勇雙全之大功勞所成!”
“皇上常言,我朝賞罰分明。
”
“如今嚴賓客有大功勞于朝廷,臣以為朝廷當明旨褒獎嚴賓客。
”
“臣更認為,以嚴賓客之才,若外放于江南,以其經略江南各省财稅民生人丁之事,定能使我朝盛況更盛!”
終于。
在今天整座萬壽宮大殿都化身為誇誇神教的時候,楊博也終于是将那一層紙給當衆挑破。
促成嚴紹庭南下為官!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