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鹄這才低着頭,嗡嗡悶聲道:“能不能換個男的……”
這話一出。
滿場哈哈大笑。
嘉靖忍俊不禁的笑着說:“就她!朕的話,就讓她給你醫治!先前在戰場上那般悍勇,怎得現在面對一個女醫師卻如此膽怯了?”
雖然嘴上如此說。
但嘉靖心裡卻是對嚴鹄越發的喜愛。
這才是自己心中一直想要的将領啊!
赤子之心,除了上陣殺敵,旁的事一概不懂。
嚴鹄張着嘴,看了看皇帝。
然後又看向兄長和爺爺。
最後隻能無可奈何的拱手低頭,乖乖的随着那名女醫學生到了一旁早就布置好的擔架上。
女醫學生倒是沒什麼想法。
一切都按照李時珍教授的,開始将嚴鹄身上的甲胄脫下。
而嚴鹄整張臉,卻是已經紅的和猴子屁股一樣。
嘉靖等人卻是津津有味的駐足現場,觀看着女醫學生為嚴鹄清理傷口。
袁炜看了兩眼,又看了一眼周圍正在為那些傷員救治的人。
這些人,有男有女,但都是身穿白大褂,背着一隻醫藥箱,在傷員中間來回的穿梭着。
袁炜不由笑着開口:“這些都是李時珍教出來的學生?”
這話自然是問嚴紹庭這個昌平扛把子的。
嚴紹庭颔首回答:“确如袁閣老所言,他們都是李先生教出來的,不過當下也隻是學了不到半年,除了簡單的清理、縫合傷口,旁的還不太精通。
”
袁炜卻是眉頭一挑,目光掃向了在場衆人,而後落在了皇帝身上。
“陛下,今日恐怕除了昌平民壯隊戰功卓著之外,便是這一群書院的醫學生,也是讓臣眼界大開啊!”
這話自袁炜之口說出,立馬引得在場衆人紛紛點頭。
誰都能看得出。
有這麼一群醫學生在,那些傷員都能得到最及時的救治。
最關鍵的是,這些醫學生都是能獨自上手,為傷員清理、縫合外傷的。
即便是在軍中,像這樣的醫師也是少之又少。
嘉靖亦是側目看向嚴紹庭:“說說吧,你是不是又在準備什麼鬼點子了?”
這本就是早有準備的事情。
聽到老道長問話。
嚴紹庭也沒有思考,直接說:“回禀皇上,書院開設醫學課也是因為李先生入京,因為機緣巧合方才開設的。
一開始微臣隻是覺得,民間百姓之傷病,無外乎外傷或偶爾的風熱、風寒之症。
如此不如專門培養些精通此類醫治手法的醫師,日後昌平各處也能都有醫師坐診,百姓也能少些路途去尋醫問診。
”
他沒直接說,像這種還有女醫學生培養計劃的本質,其實是為了讓明軍傷亡率大幅降低。
畢竟。
戰場上什麼傷最多?
無外乎就是外傷,或是鈍器轟擊的骨傷、内傷。
這些都是可以在第一時間經過醫治,而确保不會因為拖延發展成重傷的傷病。
嘉靖眉頭一挑。
這倒是個新穎的說法。
而袁炜更是拍着手道:“這可真是另辟蹊徑了!術業有專攻,看來嚴賓客是準備将醫道也細分一番。
”
有了袁炜這麼個捧哏。
嚴紹庭自然是輕松無比,立馬笑着開口:“袁閣老明鑒!一眼便看穿了下官所思所想!下官當初和李先生商議,便是有此打算。
雖然醫道為天下一術,但其中卻也内涵無窮乾坤。
小兒之病,婦人之病,老人之病,體外之病,體内之病,各不相同,雖然天下醫者也有專攻,卻仍不明确,若能細分自當可以在某一類病症上耗費更短的時間精通。
”
這個時候的醫道,并不是沒有具體區分的。
但終究沒有進行專門的細分。
學醫之人,依舊是要從最基礎的,将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學一遍才行。
所以往往那些名醫,基本都是一把胡子或者年長者。
這就導緻培養起來周期漫長,而且限制了培養人數。
嚴紹庭可是清楚的記得,很多年後盛行一時的赤腳醫生的事情。
除了因為時代局限。
也是為了保證更多的百姓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治療。
而要大規模的培養醫師,就得要具體細分,縮短培養時間。
嘉靖很快也品出了其中的區别。
他當即笑着道:“所以,你便在書院專門培養這些能醫治外傷的學生對吧。
”
因為治療外傷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了。
嚴紹庭颔首點頭:“陛下聖明,微臣這點小心思,陛下可謂是洞若觀火。
”
“好事!”
“做的不錯。
”
嘉靖卻是再一次當衆誇贊嚴紹庭。
袁炜亦是再次附和道:“今日有這些書院醫學生在,傷員們也能最快得到醫治,往後身上落下的病根也能少上不少,這自然是皇上所說的好事。
若是我朝能有更多似書院裡的這些醫學生,倒是可以讓軍中多上更多通宵如何醫治外傷的人呢。
”
沒有人是傻子。
即便嚴紹庭不說,衆人也能看得出,這專門培養醫治外傷的醫學生們,還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外傷。
沒有哪裡能比軍中更多的了。
邊關上但凡是發生一次戰争,不說十成十的,但八九成都是外傷。
嘉靖當即看向嚴嵩等人:“這件事回頭朕要與内閣好好商議一番,若是能效仿書院之法,倒是能成我朝百萬将士之福!”
嚴嵩等人立馬躬身抱拳。
“陛下心系天下,期盼軍中将士少受傷患,此乃諸軍之福!”
嘉靖樂呵呵的哼哼了一聲。
他側目看向嚴紹庭。
當着衆人的面。
嘉靖沉聲開口:“那你們可得要好好感謝嚴紹庭了!”
衆人擡頭,順着皇帝的話,看向了嚴紹庭。
嘉靖則是毫無保留的說着話。
“今日若非嚴紹庭之下昌平治安司,恐怕這三千來犯之敵,已然席卷京畿,禍害我朝百姓。
”
“若無嚴紹庭,便也無書院裡的這些不分男女的醫學生,可以及時醫治朕的這些有功将士們!”
這話倒是真的。
沒人能反駁皇帝此番言語。
因為真要是這些蒙古人換個地方過來,恐怕現在京畿百姓真就血流成河了。
三千騎兵能帶來怎樣的災難,誰都清楚。
而嘉靖的話。
卻根本就沒有停下。
他看向面前的嚴紹庭,以及那邊已經被女醫學生包紮好傷口,趴在擔架上看過來的嚴鹄。
嘉靖滿臉的喜色。
“嚴氏二子,一文一武,文武雙全,功在社稷。
”
“我大明……”
“無出其右!”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