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 關破

首頁
    今便是兩難境地了。

    ”說罷。

     徐渭一聲輕歎。

     嚴紹庭此刻目光始終盯着徐渭拿出來的這份堪輿,臉上神色并不比徐渭、陸繹兩人輕松多少。

     他甚至是搖了搖頭。

     “文長先生說的對,當下對馬芳和宣府來說,已經到了兩難之時。

    ” 不過說到這裡,嚴紹庭卻是話鋒一轉:“但俺達部這四路兵馬,不論是關外那三路佯攻的還是如今已經破關南下的這一路,皆實非虛……” 他的語氣遠比徐渭更為凝重,滿是擔憂。

     徐渭立馬看了過來,眼角猛的一跳。

     他當即再次俯首看向面前的堪輿。

     片刻。

     徐渭便是一聲驚歎:“郎君所言不假,這四路兵馬皆為實!若馬芳和宣府回援,則關外三路大軍必将席卷宣府境内,洗劫我朝邊民财貨。

    而若馬芳不派兵回援,則這支沖進來的兵馬也必然會繞過居庸關,真正的沖擊京師,洗劫關内!” 要知道。

     雖然朝廷在京師以北,構建起了足足兩道長城邊牆。

     但這并不代表蒙古人就真的沖不進來,隻能強攻居庸關這等重兵把守的雄關。

     漫漫燕山,即便有長城屹立,卻依舊有諸多方位可以讓蒙古人突圍進來。

     陸繹卻是搖頭反駁道:“可就算真出現這種局面,繞道進來的蒙古人必然也是人數較少,且恐怕也難有戰馬可供騎乘。

    而京中當下還有數萬京營兵馬及禁軍将士,完全無懼蒙古人進犯啊。

    ” 嚴紹庭眉頭皺起後便始終未曾松動過。

     他的神色陰晴不定。

     徐渭側目看了一眼,轉頭看向陸繹:“雖然當下不知蒙古人下一步作何打算,但若是他們當真如我等所猜,那必然是早就準備好了後手及後路。

    宣府錢糧終究不如京畿富饒,便是這支蒙古人沖了進來光是洗劫我昌平,也夠他們今年吃飽了!” 這才是徐渭真正擔心的事情。

     居庸關可就在昌平和延慶州邊界。

     而燕山長城後,也正是昌平和懷柔兩地。

     蒙古人沖了進來,首當其沖就是昌平和懷柔直面蒙古人的洗劫。

     嚴紹庭突然猛的站起身,神色凝重無比。

     他低頭看向擡頭看向自己的徐渭、陸繹兩人。

     “立馬召集治安司一切官吏人等,傳令嚴鹄集結民壯隊,所有人披甲佩刀,全副裝備,校場集合!” 說完之後,嚴紹庭便急步往外面走去。

     徐渭和陸繹趕忙跟在後面。

     這時候嚴紹庭又回頭對陸繹說道:“你快馬回城,若是城門關閉,便亮出你錦衣衛的身份,務必要查清楚京中當下做了何等安排,拿到消息立馬出城。

    ” 陸繹點了點頭,趕忙問道:“姐夫,可要請命朝廷抽調京營兵馬前來昌平?” 嚴紹庭停下腳步,臉色很不好看。

     有鑒于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他搖了搖頭。

     “京營不足十萬兵馬,便是加上皇城禁軍,也隻能堪堪用來拱衛京城安危。

    這時候朝廷如何能在局勢不明下抽調兵馬前來昌平?” 徐渭亦是開口道:“就按郎君的意思回城打探消息,其他莫要去管。

    昌平請調兵馬,京師别處也必然會如此做,到時候便是朝廷為難的事情。

    ” 陸繹看了兩人一眼,這才重重的嗯了一聲,腳步不停頭也不回的一馬當先沖了出去。

     他要回城打聽消息,時間上緊迫無比。

     而看着陸繹離開的背影,嚴紹庭和徐渭對視了一眼。

     兩人心中其實更清楚,就算局勢清楚,朝廷也不可能派出京營的兵馬前來昌平。

     當下這種局面。

     朝廷隻會将京城周圍的兵力,盡量的全都抽調進城中,用來拱衛北京城,做最壞的打算和可能圍攻北京城的敵人做長久戰。

     而後朝廷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京師周遭各地抽調兵力,從容不迫的圍攻京師這邊的敵軍。

     而這也是朝廷在防禦政策上,一以貫之的策略。

     隻要北京城牢不可破,朝廷就能有精力和手段抽調兵力勤王護駕。

     隻不過。

     若是再等上幾十年,大明朝所謂勤王護駕的政策,也隻會是徹底敗壞變得蕩然無存。

     那時候。

     放眼天下兩京一十三省,何處能有勤王護駕的兵馬? 這頭。

     嚴紹庭和徐渭兩人不多時便趕到了治安司衙門。

     治安司的官吏們,也在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

     治安司書吏首肖俊鵬是最後趕過來的。

     他也沒來得及緩口氣,便抱拳開口:“回禀司正,百姓皆已回家,治安司的命令已經傳了下去,今夜所有人不得出門,一切動靜不得探聽。

    ” 嚴紹庭未曾坐下,而是雙手按着桌案站在治安司衙門公堂主位前。

     聽清肖俊鵬的禀報,他也隻是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當下還是深夜,即便昌平要做準備,也要考慮夜間若是引發動亂百姓可能就會出現更大的惶恐,從而導緻不必要的傷亡出現。

     見肖俊鵬已經安排好諸事。

     嚴紹庭這便立馬看向衆人,開口解釋:“今夜急召諸位回衙,乃是因為前方邊關急情,蒙古人三路大軍佯攻邊牆,掩護之下一路兵馬已經破關南下,當下似是直逼居庸關而來,餘下的便不需要本官再多說了吧。

    ” 他的目光掃視着在場衆人。

     有的人臉上露出不安,有的人還神色迷茫,也有人是眼裡殺氣。

     但無一例外,衆人都聽明白了嚴紹庭的話。

     蒙古人直逼居庸關而來,一旦敵人攻破關口,那麼昌平便是首當其沖要在正面迎接蒙古人鐵騎的地方。

     肖俊鵬看了一眼周圍的同僚,當即高舉右臂。

     “司正,屬下誓死與昌平共存亡!” 公堂上。

     隻有肖俊鵬振臂高呼的共存亡。

     衆人皆都清楚,這個時候朝廷是不可能出動兵馬前來昌平的。

     京師遠比昌平更重要。

     這是不争的事實,也沒有什麼好避諱和憤怒的。

     徐渭看了一眼公堂上未曾開口的其他人。

     他亦是緩緩舉起右臂。

     “誓與昌平共存亡!” 随着徐渭這位司丞開口,在場衆人這才反應過來。

     他們是沒有退路的。

     瞬間。

     公堂之上一片怒吼。

     “誓與昌平共存亡!” “共存亡!”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