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2章 三十萬兩銀子夠不夠?

首頁
    大明的财神爺? 依舊是穿着那套紫劄甲的宣府鎮參将蘭永震,微皺眉頭,臉上帶着一絲狐疑,目光中暗含不解的擡頭看向了前方那高大的門第。

     蘭永震對兵部尚書楊博所說的,自己認識的嚴紹庭竟然就是大明當下的财神爺,倍感意外和驚奇。

     那個年輕的官員。

     當初給了蘭永震很大的印象。

     但在蘭永震看來,那也隻是因為這個年輕人姓嚴。

     他在邊關,常年領兵,對京中的小道消息并不了如指掌,而嚴紹庭這兩年在朝中做的事情,也很少會涉及到邊關和邊軍。

     至多也就是掌了軍需上的差事,但那也需要經過戶部和兵部,而不是他直接和邊軍聯系。

     因此。

     蘭永震很不理解,為何楊博會如此說嚴紹庭是大明朝的财神爺。

     難道這樣的話,也是能輕易說出口的? 隻是蘭永震注定現在不可能知道,大明朝的财神爺這句話,其實根本就不是楊博說的,而是來自于大明的皇帝陛下。

     但不論如何。

     既然楊博說内閣那邊很難通過,且給自己指了一條路,蘭永震覺得自己至少也該試一試。

     即便拿不到錢糧,但嚴紹庭終究是掌着軍需差事,或許也能為宣府鄉在當下多弄些軍械火器帶回去呢? 于是。

     蘭永震深吸了一口氣,腳步穩紮穩打的登上了嚴府門前台階。

     而在嚴府内。

     嚴紹庭正與徐渭對坐品茗。

     嚴紹庭負責煮茶,徐渭則翻看着各處送來的消息。

     忽的。

     徐渭眉頭一挑。

     他擡頭看了眼正在換茶的嚴紹庭,而後輕聲說:“郎君,順天府那邊的消息,因為朝廷對南麓禅院和東官莊一事要求嚴懲。

    張居正拿到朝廷命令後,便立馬點齊了兵馬前去,準備平息禅院和楊家之間的禍事,但等順天府到了之後,卻發現那南麓禅院裡竟然早已是人去樓空……” 剛好才洗完茶,準備往杯中注水的嚴紹庭,手上的動作立馬停了下來。

     他放下水壺,凝眉看向徐渭手中的冊簿。

     徐渭也是立馬将冊簿轉過來,送到了嚴紹庭面前。

     嚴紹庭低眼一瞧,而後啧嘴道:“那幫和尚竟然全都跑了?” 徐渭冷哼道:“料定是那佛椿和尚靠着順天府僧綱司都綱的差事,提前從官府裡得了消息,方才能在張居正帶人去往前,領着那南麓禅院裡的和尚一并跑了。

    ” 嚴紹庭忽的面露笑容。

     他哼哼的冷笑着:“如此看來,肖俊鵬之前從他那不知去向的表弟那裡知道的消息,看來是真的了。

    ” 聽到此言。

     徐渭立馬是心頭一顫。

     他忙擡眼看向嚴紹庭:“郎君的意思……這南麓禅院的和尚,當真是與那……白蓮教有染?” 嚴紹庭将冊簿合上,丢到了一旁,面帶笑容:“這是順天府的事情,咱們昌平現在隻需要交代下去,讓民壯隊最近盯緊了咱們的地盤,嚴防可疑之人。

    ” 徐渭立馬點頭應下。

     而後他便在一旁随身攜帶的小冊上,提筆記下。

     嚴紹庭卻是臉上笑容依舊:“倒是這個東官莊,如今算是真的要沒落了。

    ” 依着順天府那邊的消息。

     張居正在親自帶人趕過去,發現整個南麓禅院,除了幾名上年紀的老和尚和小沙彌,其餘的僧人全都不翼而飛,頓時就火冒三丈。

     這種情況,任誰都看得出來南麓禅院的和尚過去真的是有問題。

     而他張居正執掌順天府已經有一年時間,卻絲毫不差,這如何能讓他不怒。

     于是這份怒火便全都讓東官莊承擔了。

     在張居正強硬命令下,除了懷柔縣公廨裡出身東官莊的所有楊家人全都革除之外,還要追究這些人的罪責。

     而對東官莊的處理也是強硬的不讓人有半句反對的話。

     整個東官莊,徹徹底底一分為二。

     在順天府的半個月限期内,莊子東側的楊家人,必須要搬遷到懷柔縣西北側。

     至于東官莊西側的楊家人。

     這不在順天府的處理範圍内,屬于是昌平治安司的事情。

     張居正這一點分的很清楚。

     徐渭卻是皺眉道:“如今如何安置東官莊西側楊家人,卻是要讓咱們治安司頭疼了。

    ” 嚴紹庭瞄了老徐一眼。

     他呵呵一笑:“怎麼,現在是嫌棄這幫人融進咱們昌平?” 徐渭點點頭,卻又立馬搖了搖頭:“隻是擔心百姓們會有議論,畢竟咱們昌平的底子,都是當初一起共患難的,如今自然能共富貴。

    但東官莊這些人當初都是好好的,也不願入了咱們昌平農約,現在突然加進來,恐怕會讓百姓們心生不滿。

    ” 嚴紹庭卻是笑呵呵的終于是将茶盞裡注滿了水,然後方才将金黃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

     為自己和徐渭分好茶杯。

     嚴紹庭這才笑着說:“差不多兩千來人吧,将這些人全都打散分到五個鄉上去。

    讓下面的鄉鎮,再将這些人分到各村去,咱們昌平當下一萬多人還不能将這兩千人給消化了?” 徐渭張張嘴,而後遲疑開口:“那田地和……” 這是在說昌平百姓們的利益分配。

     嚴紹庭揮了揮手:“田地不打緊,東官莊那邊屬于西側楊家人的田地全都平了,到時候一同分配。

    隻是工廠那邊,這些人今年隻能從最基礎的崗位開始做,且民壯隊三年内不吸納這些東官莊的人。

    ” 徐渭見嚴紹庭拿定主意,便連連點頭,繼續在自己的那個随身小冊子上記錄着。

     當下昌平最核心的,其實就是那六百人的民壯隊。

     以民壯隊為核心,一層層的構建起了整個昌平的管理體系。

     現如今的昌平百姓,皆以能入民壯隊為榮。

     哪怕隻是得了個編外的身份,隻需要在農閑的時候參與民壯隊的操練,也是件能讓人高興好幾個月的事情。

     畢竟。

     當初那一場災後,昌平治安司下面的鄉長、都長、裡長和甲長,基本都是從民壯隊裡選拔出來,然後一步步成為昌平最基礎的管理階層。

     如今更是有不少當初的昌平百姓,是在治安司衙門裡做事。

     三年内不吸納東官莊楊姓人家進入民壯隊,這其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三年内東官莊楊姓人家在昌平治安司治下的政治權力。

     這時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