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尋幾個衙門外信得過的人,等今晚将銀子藏過去後,明日就讓他們來縣衙舉告,到時候咱們立馬帶着人去查,将銀子找出來,這件事就能辦成鐵案了!”
見張麒終于說完了話。
孫兆東屁股離凳,卻不忘看向張麒:“都說完了?”
張麒點點頭:“就這些。
”
孫兆東這才完全站起來:“那我現在就去辦!”
吳壯亦是站了起來:“我跟着過去。
”
張麒點點頭:“我去班房那邊知會一聲,明日須得要人贓并獲,當衆拿下馬兵才好!”……
離京千裡之遙的蘇州府。
帶着賜封應天巡撫旨意的海瑞,在王朝、馬悍、張龍、趙虎四人的護衛下,未曾先往南京赴任。
他乘船自揚州運河河道駛入長江水道後,便下令官船順流而下,直抵蘇州府。
一路上海瑞也未曾聲張,等進了蘇州府城裡的督糧道署,方才行文蘇州城内各司衙門,告知朝廷最新的敕令。
對于朝廷最新敕封的應天巡撫,江南地界上早就得到了消息。
就在蘇州府官員們不知海瑞為何不去南京,反倒是赴任之際先來蘇州府而感到奇怪。
但當官員們見到這位新晉的上官後。
海瑞卻是雷厲風行的當衆頒布他上任應天巡撫後的頭一樁事情。
那就是清查蘇州府、松江府兩府諸縣官府胥吏品行。
在蘇州府官員還沒有反應過來,松江府的人更是連消息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海瑞又是一道旗牌,請了稅兵督辦徐文璧。
當蘇州府官員還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清查治下胥吏衙役的時候。
徐文璧已經是帶着麾下稅兵,開始接手這件事情。
海瑞此舉,自然是引來了蘇州府官員們的不滿。
你海瑞是應天巡撫不假。
咱們這些人如今也是你的麾下不假。
但要查各司衙門的胥吏衙役,這件事情咱們自己不能做?
何必要請了隔壁不相幹的稅兵來做?
這是不信任咱們啊!
可是海瑞手拿聖旨,又有内閣首輔開出的準允稅兵衙門協助海瑞的行文。
蘇州府的官員們徹底啞火。
瞧着那幫如狼似虎,最近在蘇松兩府地界上威風赫赫的稅兵們,蘇州府的官員們明智的選擇了沉默,事後才悄悄的與自己的心腹胥吏衙役們多加叮囑,最近千萬小心海瑞的火燒到他們身上。
但海瑞這把火,卻是實實在在的燒了起來。
不過幾日時間,徐文璧就帶着人查出來一衆蘇州府官府衙門裡的胥吏衙役的不法行徑。
随後就是稅兵們當着蘇州府官員的面,大肆索拿不法胥吏衙役。
一日之間。
蘇州府便有一百多名胥吏衙役被關在了督糧道署裡。
至于松江府那邊,聽聞事情鬧得更大,數倍與蘇州府的胥吏衙役被稅兵們緝拿,正在押送來蘇州府督糧道署的路上。
海瑞的奏章也在這個時候,由蘇州府錦衣衛百戶所派人,直接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師。
……
京師方向。
順義縣。
河泊所所官馬兵,如同往日一樣,在河泊所官署點卯簽字畫押後,便帶着幾名手下往河道上過去。
雖然開挖運河是順天府發下來的差事,大多數事情都是縣衙那邊的承辦,但他是河泊所的所官,還是要盯着河道上的事情。
走了幾處工地後。
馬兵準備再去料場看看的時候,卻有衙門裡的人趕了過來。
不等馬兵詢問,來人便說是要他回衙門商議河道上的事情。
馬兵不敢耽誤。
去年雖然讨好了新任縣令,但新縣令軟弱無能,累及自己如今在衙門裡也不好做事,現如今也隻能是服軟做小。
馬兵一路不敢歇腳的趕回衙門。
确實是衙門裡在商議河道上開挖運河的事情。
不過沒多久。
外面又有差役沖了進來。
“不好了!有百姓圍堵縣衙,說要讓衙門主持公道!”
一句話,頓時讓縣衙公廨炸開了鍋。
張麒、吳壯、孫兆東三人也是在場。
但三人都未曾說話。
而是另有旁人開口道:“縣令呢?”
話音剛落,公廨裡便一片寂靜。
大夥都知道,縣令這會兒不在縣衙,那定然是在城東趙家娘子床上呢!
孫兆東這時候才開口道:“縣丞呢?”
“縣丞在後衙!”
有人回了一聲。
張麒當即說道:“去請了縣丞。
”
吳壯又補充道:“再将主簿和典史請過來!”
随即。
衆人烏泱泱的就走出公廨,趕到了衙門外。
馬兵便被裹挾在中間。
而在衙門外。
不下三十名順義縣的百姓聚集在衙門口。
“請縣老爺為我等主持公道!”
“請大老爺懲治奸惡!”
“還我公道!”
“……”
見到公門中人出來,衙門外的百姓們嘩啦啦的跪了一地,出聲呼喚。
馬兵臉色大變,茫然不知這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不多時。
順義縣的縣丞以及主簿、典史都被人請了出來。
王典史沉着臉上前問話。
不多時,事情便算是有了個首尾。
還不等馬兵反應過來,順義縣王典史便已經回過頭,冷眼看向了他。
“來人!”
“先将河泊所所官馬兵拿下!”
“百姓舉告訴苦,本縣安能不管?”
說罷,幾名衙役便立馬上前,好似是早就知道了今天會有百姓鬧事,拿着早就準備好的麻繩便将馬兵給五大綁了起來。
這時候順義縣的主簿則是看向一旁的縣丞。
“二老爺,這件事是不是該查下去,若是百姓所告當真,那本縣自然不能縱容治下小吏貪墨不法。
”
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順義縣縣丞,見着衙門外跪地的百姓,再看向已經被五大綁的馬兵。
縣丞也隻能是歎息一聲,揮手點頭:“查吧!”
“本縣絕不縱容任何一個蠹蟲滋生不法!”
同為王姓的順義縣主簿、典史對視一眼。
張麒、吳壯、孫兆東三人則是面生笑容。
有了縣丞發話。
三班衙役立馬出動,往馬兵家中趕過去。
不多時。
足足三十兩白銀,就當衆從馬兵家中搜了出來。
事情一番折騰。
在主簿和典史的簇擁下,順義縣縣丞拿着被押入牢獄審問的馬兵口供,竟然又在城東趙家娘子床下,找到了一百兩銀子。
事情到了這裡。
便算是有了個來龍去脈。
本縣縣令唆使河泊所馬兵壓榨百姓,貪墨舞弊。
案子幾乎是在頃刻間就被查明。
供狀和文書,也迅速寫成。
不等滿身酒氣的縣令反應過來,茫然不知的縣丞,隻能是點頭同意,将案子所有的文書,都一并送往順天府。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