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3章 一根筋變兩頭堵的好人徐階

首頁
    張居正如何都沒有想到。

     隻是一份昌平報,所刊登的一篇文章,就能産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僅僅是今日這份昌平報送入府衙不到一個時辰。

     自己就已經先後收到了十數份府衙胥吏的自陳請罪。

     聰明人總是多的。

     尤其是這篇刊登在昌平報上的《國朝胥吏衙役考察報告》裡所表達出的核心思想。

     加之前段時日内閣次輔徐閣老在朝廷各部司衙門的大發雷霆。

     再到吏部左侍郎李春芳入閣。

     這不免讓朝堂裡的官吏們開始懷疑,是不是徐閣老就是專門調用有着吏部經驗的李春芳入閣,就是為了負責朝廷當下整饬吏治之際,由其專門負責整頓各部司及地方衙門裡的胥吏衙役而來的。

     若當真如此? 那朝廷這一次整饬吏治,恐怕就要因徐閣老而使得強度再上一個台階。

     畢竟之前朝廷降旨昭告天下,今年開始整饬吏治,其實大頭是沖着朝廷各部司及地方官員去的。

     整饬的重點也是那些官員,而對于官府衙門裡的胥吏衙役,則往往是采取順帶手的态度。

     如今朝廷要專門整頓衙門胥吏? 真要是這樣,還不如提前上書請罪。

     張居正明白了這裡面的關聯之後,竟然有些啼笑不得的感觸。

     但他給海瑞寫的書信也已經發出。

     如今随着昌平報的刊登,京師已經是生出了要嚴厲整頓官府胥吏衙役的風聲。

     剩下的就是等這股風聲持續,然後等到南邊也開始上疏痛斥,形成南北呼應的格局,最終就能真正敲定這件事情了。

     将面前這份最新的昌平報掃到一旁。

     張居正看向面前,吏部剛剛簽發送來的行文,臉上露出笑容。

     他的幕僚師爺站在一旁,亦是面帶笑容:“老爺出面,嚴賓客終究還是要給老爺一個面子,如今老爺有了這份吏部行文,順義縣的事情也就能提上日程了。

    ” 張居正卻是笑着搖了搖頭。

     “不!” 幕僚眉頭一挑:“老爺是要更改計劃?” 張居正則是目光幽幽的看向自己的幕僚:“到現在你可查出寫這篇國朝胥吏衙役考察報告的昌仲平,是在何部何司當差做事嗎?” 沒想到自家老爺會問這個問題。

     幕僚師爺皺眉搖頭道:“這件事倒是個迷,京中各部司衙門數的上數的官員,都是有名有姓,可這個昌仲平卻并不在其列……難道是仍在廣州府為官?” 畢竟這個昌仲平刊登在昌平報上的考察報告裡,所舉的幾個例子,皆以廣州府縣所發生的事情最多。

     按照邏輯來看。

     這個昌仲平必然是在廣州府縣做過官的。

     不然他不可能會這麼了解那些胥吏如虎的例子。

     張居正卻是淡淡的笑了一聲,面色暧昧。

     幕僚師爺當即颔首低頭:“老爺是覺得,這個人其實就是嚴賓客?” 聽到幕僚如此說。

     張居正終于是點了點頭。

     “我們都被這篇文章的内容吸引了注意,卻忘了這篇文章的題跋,也隻有嚴紹庭才有可能寫出這樣的題跋。

    ” 考察報告? 張居正心中不由冷笑一聲。

     這等字眼,除了嚴紹庭,朝堂上下恐怕再沒有第二個人會這樣寫了。

     更何況當日他嚴紹庭也是在這府衙裡,對着自己言辭振振要将事情鬧大。

     而如果是自己,亦或是海瑞那頭驢。

     必然會寫成《陳言國朝胥吏衙役積弊諸事宜》這等字眼。

     現在。

     這件事情也果然如嚴紹庭當日所說,被他一手鬧大了。

     幕僚師爺當即心頭一震,不成想自己的猜測竟然會是真的。

     師爺當即小聲道:“如此說來……嚴賓客這是劍指……” 張居正嗯了聲,面色平靜:“他是沖着我的那位好先生、好師長去的。

    ” 見張居正提到那位。

     幕僚師爺默默的閉上了嘴。

     倒是張居正面色不改,隻是感歎道:“為名一生,卻不知道終究會被其名所累,恐此生将是身敗名裂之局。

    ” 想到過往,再比較當下。

     張居正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和唏噓。

     經過這一次南下又重回京師,他對很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認知和看法。

     而同樣的,他對有些人和事也已經看淡。

     但在旁身為聽者的幕僚師爺卻是聽得心驚膽戰。

     堂堂大明朝的内閣次輔竟然會在有朝一日,落得個身敗名裂的結局? 那得是怎樣的經過,才能有那等局面啊! 師爺有些難以想象。

     張居正斜觎了眼師爺,面露笑容,擺手道:“朝堂之上便是如此,雖不至身死道消,但一個不慎,所謂身敗名裂,不過是朝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 想到這。

     張居正心中對嚴紹庭的警惕,不由上升了幾分。

     這一次完全就是嚴紹庭稍稍出手,将自己那位好先生的名聲推到了一個巅峰。

     盛名之下。

     恐怕就算自己那位昔日的先生能明白其中根由,也難以發作。

     他啊。

     隻能生生收下這一份盛名。

     哪怕他并不想要。

     他也必須要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支持的态度。

     想到這。

     張居正不由笑出聲來。

     在幕僚疑惑的眼神注視下。

     張居正笑着說道:“當下,咱們可以看看我那位先生會是何等的憋屈,卻又難以發作,還得要在人前表現的甘之若饴了。

    ” 說着說着。

     他竟然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笑聲中。

     有幾分暢快。

     同一時刻。

     在另一處。

     也有一陣笑聲傳出。

     笑聲發出的位置,赫然就是大明朝内閣次輔徐階,當下國朝内閣真正代理人。

     在徐階的身邊便是新晉内閣輔臣李春芳。

     兩人此刻剛從長安左門走進皇城範圍,前面就是五龍橋和承天門。

     在此之前,兩人才在吏部辦完了幾件事情,此時是正要回内閣。

     李春芳側目看着發出笑聲的徐階,目光掃向周圍出入皇城,卻紛紛都朝着徐階拱手道謝的官員們,他的面色有些古怪,眼底精芒流動。

     至于當下官員們為何如此,李春芳自然也是清楚。

     答案就在他腋下夾着的那份最新的昌平報上。

     徐階一路陪着笑的一一回應了那些出入宮廷的官員們的奉承。

     進了承天門後。

     周圍的官員們便少了一些。

     徐階緩緩的搓動着牙關,活動着臉上的因為幹笑而變得有些僵硬的肌肉。

     李春芳掃了一眼周圍,低聲道:“這件事想來隻能是嚴紹庭做的手腳,下官在吏部查了一遍,當下朝廷并無這個叫昌仲平的人。

    ” 徐階搖了搖頭,冷冷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