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李妃過來。
”
……
徐府。
下衙出宮回府後的徐階,立即就将自己的幕僚招來。
茶室裡寂靜無聲。
屋外。
風聲漸急。
徐階沉眉開口道:“安陸那邊還是沒有消息?”
幕僚師爺搖了搖頭:“一直派人盯着,一旦有消息,會有最快的時間将消息傳回京中。
”
徐階微微一歎。
而幕僚則是目光轉動。
安陸。
去年從京師過去了一位貴人。
裕王的弟弟,之國的景王殿下。
當今聖上現今隻有這兩位皇子,作為次輔人家,自然是兩方都有關注留意。
徐階心中無數念頭流轉,可最後都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他哀歎一聲:“裕王有子……”
所以。
在本朝國本一事上,從去年就已經有了勝負之分。
若不然為何景王去年會被送出京師,就藩藩國?
就因為裕王府有小世子誕下。
原本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
可現在自己那位喊出要變法革新的好學生,竟然敢做掀桌子的事情,喊出要冊立國本的話。
這已經是将自己逼到了絕路上。
雖然現在自己跟注也可以。
但終于是晚了。
甚至都沒有搶過那個嚴世蕃,成為在喊出皇帝要冊立國本之後,第一個喊出應當冊立裕王為太子的人。
一步落後。
便是步步落後。
半響之後。
徐階這才開口道:“不論如何,先挑一些時節的禮物,讓人送去安陸。
”
幕僚點點頭,随後又問道:“那裕王府那邊?”
徐階閉上眼,搖了搖頭。
随後懷揣着恨意道:“工部都能給裕王府修繕屋舍了,現在做什麼都為時已晚!”
自己當初就該明白的事情。
然而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
這讓徐階心中愈發煩躁。
……
但是有人煩躁,那就有人會覺得格外舒心。
譬如此刻。
外面還是黑壓壓的一片,萬壽宮就已經點亮了無數的燈火。
宮門洞開。
等待着今日入宮,廷議順天知府奏請冊立國本一事的官員們到場。
而在内殿。
卻有陣陣笑聲傳出。
“好你個混小子,是你們嚴家不夠吃的了,跑到朕這裡來打秋風了!”
道台上。
剛剛醒來,梳洗後換了道袍的嘉靖,看着早早就等在宮門外進來的嚴紹庭,面帶笑容的打趣着。
呂芳在一旁準備着幾樣禦膳房送來的早膳,笑着臉看向這邊君臣二人。
嚴紹庭卻是嘟囔道:“微臣這不是瞧着近日氣候不對,想着酷暑時節正是祛濕的好時候,剛好昌平那邊有不少陳年的艾草,就帶進宮好給陛下祛祛濕氣。
微臣可不敢到陛下這裡來打秋風,不過……”
他看了一眼正在給老道長盛粥的呂芳。
嚴紹庭笑着說道:“不過微臣出門的早,确實也沒用早膳……”
說着話。
他已經是從随身帶來的皮夾子裡取出了幾樣東西。
一股濃郁的艾草味,瞬間就飄散開來。
嘉靖抽了抽鼻子,看向嚴紹庭時的目光,也微微多了幾分柔和。
外頭已經因為國本的事情吵翻天了。
甚至他都聽聞,有不少官員,已經在往裕王府走動關系了。
上上下下。
也隻有眼前這小子,是心裡記着自己,還知道夏天是祛濕的好時節,給自己弄了些艾草過來。
嘉靖笑着說道:“味兒倒是挺足。
”
那邊呂芳已經端了一碗粥和幾樣六必居的鹹菜送到跟前。
“主子爺,用膳了。
”
嚴紹庭則是擡頭道:“您用着膳,賞隻腿給微臣,微臣隔着衣裳給您熏一熏祛濕。
”
呂芳則在一旁笑着說道:“嚴侍讀心中記挂着主子爺,若是叫嚴閣老看到,恐怕都要和主子爺您吃醋了。
”
嘉靖聽着兩人在跟前如此說,一時間哈哈大笑起來。
他亦是從善如流的伸出一條腿放在嚴紹庭跟前。
自己則是端起碗筷吃了起來。
嚴紹庭則是低頭俯身,為老道長開始熏艾祛濕。
半響之後。
他就聽老道長在上面開口道:“等下給這小子也弄一份早膳,别一早就餓着肚子了。
”
那邊。
呂芳笑吟吟的點着頭。
嚴紹庭則是順勢擡頭,詢問道:“陛下覺得熏艾如何?”
嘉靖捧着碗,低頭看了過來。
嚴紹庭正拿着點燃的熏艾,在自己的腿上隔空緩緩移動着。
腿上傳來陣陣暖洋洋的感覺,不多的時間就已經覺得微微發汗。
嘉靖放下碗筷,不禁發出一道舒暢的聲音。
随後點點頭道:“這熏艾也是昌平百姓栽種的?”
嚴紹庭點頭回答:“百姓們用不起珍貴的藥材,每年門前屋後也就種些艾草,給孩子婦孺老人們用。
”
嘉靖則已經側目看向呂芳。
呂芳會心一動。
“宮裡每年四時五節,都要用這些東西,不如将昌平的艾草設為貢品?”
嘉靖嗯了聲:“價錢給足了,也不禁百姓們再賣給别處,小小艾草,朕與民同享便是。
”
呂芳應了一聲。
嚴紹庭卻沒想到,老道長竟然如此大方。
“陛下仁愛子民,微臣先行代昌平百姓謝恩。
”
嘉靖卻是目光瞄向說着話,還不忘給自己熏艾的嚴紹庭。
心中一陣感慨。
老道長這才幽幽開口:“生子當如嚴潤物啊……”
這話一出。
本來還好好的熏艾的嚴紹庭,手上動作頓時一頓。
呂芳亦是詫異的看了過來。
嘉靖則是笑着說道:“你爹是個有福氣的人咯。
”
嚴紹庭這才松了一口氣,笑着說道:“臣等的福氣,那都是陛下賜的,臣等榮辱,也都是因為陛下。
”
嘉靖卻是搖了搖頭。
随後。
他才緩緩問道:“你平日裡就心思多,對朝中這一次奏請朕冊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