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眼中閃過一絲笑容。
這個海剛峰,是個妙人。
雖然隻是個舉人出身,但若是這一次進京,瞧着順眼的話。
倒是可以将其留在京中。
依照這個海剛峰海筆架的性子,京中到時候恐怕會有數不盡的樂子可以看了。
老道長真不怕被怼死?
嚴紹庭卻是帶着幾分看好戲的神色,看向珠簾後的老道長。
他也不怕到時候弄巧成拙,提前被海鐵頭狂噴的氣倒了。
還是太年輕。
不知道海鐵頭的戰鬥力到底是有多強。
隻是呂芳這時候,已經去了一旁的禦案前,開始手執朱筆,書寫聖旨诏令。
而高拱則是一陣沉默,心思流轉。
在幾番考量之後。
此刻又見皇帝傳召海瑞入京。
說的還是那篇陳情國朝治疏的事情。
高拱目光閃爍,終于是拱手抱拳,緩緩站了出來。
“陛下。
”
“臣奏請陛下,就海瑞此次陳情國朝治疏一事,開本朝吏治整頓!”
“海瑞所疏,近萬餘字,陳情國朝當下吏治情蔽,可謂真知灼見。
尤有今日密雲慘案一事發生,從中已然可以窺見,吏治不清,則百姓哀哀,天下不平,則朝廷艱難。
”
“如今朝中已是不忍吏治,百官今日皆奏請陛下嚴懲順天知府,亦可見朝堂百官,于吏治一事,已有定論。
”
“臣機預内閣,執掌朝綱經年,深以為國家吏治,已到不得不整頓之時刻。
”
“吏治整頓,已到緊要不可停滞之時,再不能使得天下生出今日密雲慘案這等滔天人禍,累及百姓,緻使陛下聖明之君受奸佞宵小累及而侮。
”
“陛下身系九州萬方,聖明無雙,乾綱獨斷,還請陛下明鑒,開本朝吏治先河,絕貪官蠹蟲蠶食大明江山社稷!”
大殿之上。
高拱肅穆鄭重。
如今已經是個絕佳的好時機。
正是借着密雲慘案之風,開啟整頓國朝吏治的時刻。
高拱覺得,此事絕無可能被否。
緊随高拱之後,自然是戶部尚書高燿拱手出班。
“臣,附議,奏請陛下,降旨整頓吏治!”
在人群中。
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目光一轉。
整頓吏治。
這種事情,可不是哪一個衙門能單獨完成的。
自己的都察院,原本就是執掌天下官吏監察之責。
如今高拱牽頭,高呼整頓吏治。
對都察院,亦是個機會。
歐陽必進當即拱手而出:“陛下!臣附議,如今朝廷已到必須大力整頓吏治之時。
陛下自登基以來,聖明仁德,當力行整頓,臣請陛下明鑒,聖裁定奪。
”
在歐陽必進之後。
便是袁炜緩緩擡手抱拳,而後踱步走出:“臣附議。
”
整頓吏治。
自然是要以吏部為首。
執掌監察百官吏治問題。
如此。
郭樸這位新任吏部尚書,就可以挑起大梁。
對自己,自然也有好處。
郭樸在其後,亦出班道:“臣附議。
”
到此刻。
内閣裡的高拱、袁炜,六部裡的高燿、郭樸,再加上一個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都贊同朝廷開始整頓吏治。
一直縮在人群中的嚴世蕃,左右看了好幾眼。
小閣老目光一轉。
呼的一聲走了出來。
“陛下!”
“臣附議!”
“如今天子腳下,朗朗乾坤,那順天知府徐璠,都能在密雲做出戕害百姓的事情,府縣沆瀣一氣,無法無天,緻使成百上千百姓慘死寒冬野外。
”
“此等驚天大罪,滔天慘案,本朝何曾有過?陛下聖明之名,險些就要被這順天知府徐璠敗壞。
”
“順天府尤能如此,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千餘縣衙,又會如何牧守一方,其中又有多少人如那奸佞徐璠一般,背着陛下把持權柄,戕害百姓。
”
“臣嚴世蕃,絕不能忍受陛下聖明之名受這幫奸佞之人折辱敗壞。
”
“請陛下降旨,從嚴整頓本朝吏治!”
“将那幫食君之祿,卻知法犯法,貪贓舞弊的奸佞統統下獄嚴懲!以此殺雞儆猴,震懾各方!”
即便徐璠已經被廠衛下獄。
即便徐階已經被趕回家中。
嚴世蕃還是不忘趁機蛐蛐徐家。
不過他說的倒也是合情合理。
順天府可是天子腳下,京畿之地,都能發生密雲慘案。
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數千府縣,還不知藏着多少污垢奸佞。
小閣老這把屬于是公忠體國,為國為民了。
這時候。
禮部尚書嚴讷也站了出來。
“陛下,朝堂吏治幹系天下蒼生,江山社稷,自當要嚴明吏治。
但朝廷内外,數萬官員,數十萬胥吏,若是無有規矩,不先議定,便因突生之事,急急整頓,而朝廷遠離地方,不能及時掌控地方情形,恐會使得貪官污吏藏匿地方,而使忠良官吏無辜受冤,臣以為此事當徐徐圖之。
”
眼下徐閣老不在朝中。
若是這個時候朝廷開始整頓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