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名場面,朕的錢!(求訂閱)

首頁
    皇帝就是個渣男! 一邊說着言語有失,一邊喊着愛卿。

     看似責備,可臉上卻帶着笑。

     徐階默默的低下頭,閉上雙眼,隻覺得一陣無力。

     皇帝真要是覺得嚴紹庭說的有錯。

     就不會喊着什麼所謂的嚴卿嚴卿了。

     嚴紹庭則是擡着頭,看着就連氣色都顯得好上不少的老道長。

     讓皇帝什麼事都不做,錯誤。

     讓皇帝去做戶部尚書,正确。

     孰忠孰奸。

     一眼就能看明白。

     我嚴潤物,就是大明朝最忠的忠臣! 大大滴忠! 嘉靖似有所感,眼神飄到了嚴紹庭臉上。

     皇帝哼哼了兩聲。

     而後開口道:“眼下年關将至,再苦也不能少了文武百官的官俸。

    ” 說完之後,嘉靖眼神瞥向了徐階。

     “戶部留存的五十萬兩,可以撥下去,權當年關之用予百官俸祿。

    ” 徐階目光一晃。

     皇帝這意思,可不是說追加五十萬兩給百官發工資。

     而是從一百萬兩,降到五十萬兩。

     果然的。

     嘉靖幽幽道:“餘下不足的,等明年朝廷海外絲綢生意的進項到了,再一并補齊。

    ” 說完後。

     嘉靖還看着徐階,面露笑容道:“雖然徐閣老說要苦一苦百官,可朕豈能當真讓臣子寒心。

    ” 嚴紹庭瞧着氣氛,笑着開口道:“陛下寬仁愛民愛臣,徐閣老公忠體國,我朝君臣齊心,足開盛世。

    ” 徐階現在也是有苦說不出。

     誰讓自己偏生要說那句苦一苦百官。

     這不就給嚴紹庭找到了把柄。

     他甚至能想到,當今日從這萬壽宮出去後。

     朝廷裡的官員們若是知道,就因為自己這麼一句話,一百萬兩的官俸銀子打着對折成了五十萬兩。

     天知道,自己又得被這些官員們,私底下罵成什麼樣子。

     一句話。

     五十萬兩。

     徐階心中愈發苦澀起來。

     随後嘉靖便繼續開口道:“工部和兵部各撥一百萬兩添補虧空,這筆銀子還是要撥下去。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朝廷雖然錢不多,但規矩不能就此廢了。

    朝廷的體面和信用,也不能在朕的手上敗壞掉了。

     “再撥一百萬兩,用于今年地方上受災的百姓,恢複民生之用。

     宮裡仍隻取一百萬兩。

    隻那一百萬兩财貨,留存戶部去折算兌付。

    ” 三言兩語。

     嘉靖便将五百萬兩的銀子該如何,給一分不少的安排好了。

     其實全程不過是将一百萬兩的官俸打折降到五十萬兩,而将百姓的五十萬兩赈濟款提到了一百萬兩。

     而宮中,則不拿價值一百萬兩的财貨,而是選擇了直接拿現銀。

     嘉靖目光審視的看着徐階。

     以及帷幔掀開後,暴露在殿門外的衆人。

     五百萬兩的銀子。

     除了朕能分。

     誰也不能做主! 嚴紹庭當即朗聲開口道:“聖明無過陛下,此次填補朝廷虧空,赈濟百姓,撥付官俸,必将使官民同樂,共頌陛下仁政無雙。

    ” 讓老道長體驗一把當戶部尚書的滋味。

     嚴紹庭覺得意義重大。

     而徐階也覺得這件事,同樣重大。

     因為自己這一次,已經是在皇帝面前失了分,還有可能會被朝堂官員暗中咒罵。

     徐階眉頭動了幾下,漸漸舒展開來。

     他面露笑容着擡起頭,拱手作揖:“陛下仁政,官民共頌,實乃仁君。

    ” 說完之後。

     徐階便當即又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而後,他側目看了嚴紹庭一眼。

     五百萬的銀子,雖然就這麼分了。

     但事情可沒有完呢。

     徐階雙手舉着奏本,躬身道:“陛下,此次都察院左副都禦史鄢懋卿奉召回京述職,乃是因為上一回兩淮生亂。

     “原本是要定罪鄢懋卿,但未免朝廷失顔,有陛下用人有失之名,方才改為将其召回京中述職。

     “時下鄢懋卿已經在京,而近來部司遣人于兩淮審查,已經确鑿鄢懋卿在兩淮諸般所行不法,果真如上一回兩淮急報,其所行不法之事,可謂神人共憤,諸般事宜罄竹難書。

     臣請陛下明鑒,追究鄢懋卿……及一概人等罪責!” 此言一出。

     嚴紹庭眉頭微微一動。

     老徐這人啊。

     還是記着黨争的事情呢。

     和自家那個老小子一模一樣。

     滿腦子隻有黨争。

     而在徐階開口後,殿門外邊立時有了動靜。

     率先開口的是刑部尚書潘恩:“臣附議!陛下,鄢懋卿身負皇恩,卻不思當差做事,反而依仗皇恩,于兩淮貪圖富貴,剝削百姓家産,戕害兩淮百姓,視國法而不顧,視百姓性命于不顧。

     前番差點引得兩淮大亂,卻也導緻京中物價橫飛高漲。

    此次鄢懋卿業已奉召回京,雖于兩淮征繳鹽課五百萬兩,但其所行不法也是确鑿,朝廷用人曆來是賞罰分明,功過不可相抵,臣請陛下嚴懲鄢懋卿,追究一概人等罪過。

    ” 在潘恩之後,便是兵部尚書楊博走了出來。

     “臣,兵部尚書,楊博。

    ” “請陛下嚴懲鄢懋卿,追究有司有官罪責。

    ” “請陛下嚴明律法,以正視聽!” 在徐階領頭下,刑部和兵部先後表明了立場。

     嘉靖目光審視的看向徐階和殿門外的潘恩、楊博兩人。

     嚴紹庭亦是眉頭微皺。

     徐階這是想将鄢懋卿定罪。

     隻要鄢懋卿定罪了,那麼當初舉薦鄢懋卿南下的嚴家,自然也是罪責難逃。

     不然。

     徐階也不會說那句,追究一概人等罪責的話了。

     這時候。

     禮部尚書嚴讷,亦是站了出來。

     “陛下,我朝自太祖洪武皇帝立國以來,初創基業,便召集群賢制定國朝法度,嚴明律法。

    有過必究,有錯必罰,有罪必懲。

     “若國家法度不彰,律法不嚴,不法無過,有罪不究,假以時日,朝堂律令必将荒廢如白紙,人人無視律法,肆意而行。

     而曆代先皇,無不遵循太祖洪武皇帝聖訓,請陛下依照大明律,定罪鄢懋卿,降下聖裁,追究一應人等罪責。

    ” 當執掌禮部的嚴讷一開口。

     便将這件事給上升到了祖宗成法,江山社稷的高度。

     一副鄢懋卿不死,嚴家不懲治,大明就要國将不國的聲勢。

     即便是高拱,也跟着站了出來。

     隻不過他卻是說道:“鄢懋卿當初奉旨南下兩淮欽辦鹽課、商稅,朝廷距兩淮千裡之遠。

    鄢懋卿所行不法,必要嚴懲,而兩淮近處衙門官員亦有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