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章 昌平辯論日(求訂閱)

首頁
    時間。

     終于是到了約定的日子。

     一早,天未亮。

     通往昌平的西直門、德勝門,就已經堵滿了要出城的人。

     兩條大街上,密密匝匝的擠滿了人。

     以至于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的人,罵罵捏捏的跑到現場,維持秩序。

     等到城門一開。

     人群便蜂擁而出。

     直到天色大亮,出城的人才漸漸少起來。

     而在通往昌平的官道上,卻又堵了起來。

     走路的人,趕着牛車的人,騎着馬的人,坐着馬車的人,擡着轎子的人。

     亂七八糟的擠在一條官道上。

     最後,就連京營都出動了,騎兵出營,分開人群。

     當官的先行。

     士林名儒、學子随後。

     最後才是那些看熱鬧的京中百業人員。

     而在京中。

     無數的檔口,也開出了賠率驚人的盤口。

     幾乎很少有人看好要獨自迎戰各路士林名儒的嚴紹庭。

     以至于這些盤口,基本上是将嚴紹庭的勝賠率,拉到了一比二左右。

     不是這些盤口不願意再繼續拉高。

     而是基本壓倒性的辨經,再拉高也沒有什麼用。

     但即便如此。

     從不知名的渠道打聽到,今日城中盤口開出來後,便有一些不知名人士,悄悄的前往各處盤口,押注在嚴紹庭身上,且每一筆都金額頗大。

     而這些敢于重金押注嚴紹庭人。

     自然立馬被冠以賭徒的稱号。

     且不說城中盤口如何。

     隻說城外。

     當京營兵馬出面,維持住秩序之後。

     去往昌平的官道上,立馬變得井然有序。

     打頭的。

     自然是以内閣大臣為首的官員馬車。

     按照規矩來說,得是内閣首輔嚴嵩的馬車排在最前面。

     但現實卻是,還另有一輛不曾亮出任何旗号的馬車,走在了嚴閣老馬車的前面。

     而對此,嚴閣老的馬車竟然也不曾上前驅趕。

     就這樣平靜無事的拉長了隊伍行進着。

     而在嚴家馬車内。

     嚴世蕃臉色卻有些怪異的激動。

     “爹,前面真的是裕王府的馬車?” 嚴嵩睜開雙眼,看向兒子:“是或不是,你要不上去打聽一下?” 嚴世蕃卻連連搖頭:“兒子又不是傻子!” 說完後,嚴世蕃上前,掀開車簾,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馬車。

     等他退了回來之後,才繼續開口說話。

     “真要是裕王府的馬車,那裡面很可能就是裕王和世子在裡面了。

    ” “這豈不是說明,裕王對紹庭格外看重,所以才會難得如此罕見的出城。

    ” 嚴嵩眉頭微微皺緊。

     自己不過是想在到昌平前,好好的歇息一會兒。

     但是這個兒子。

     聒噪! 他無奈開口道:“當初,你可不是這樣說裕王府的。

    ” 這是在提年初,嚴紹庭分析朝堂局勢的時候,嚴世蕃大力反對和裕王府扯上關系。

     嚴世蕃卻是臉不紅心不跳。

     “兒子當真是傻子?” “當初那樣說,不過是覺得此事難以促成。

    ” “但如今,我兒子,您的長孫,已經是裕王府世子侍讀,平日裡裕王府那邊也有不少消息,裕王對紹庭頗為看重。

    ” “今日更有可能是親自出城,足見裕王的重視程度。

    ” “一旦将來……” “紹庭可就真如爹您當初說的那樣。

    ” “我家乃帝師人家!” 嚴世蕃說的很是激動。

     一想到自己兒子将來有可能成為大明帝師。

     那自己豈不是帝師之父? 這份殊榮。

     國朝幾人能有? 可是見老爺子已經不願開口說話。

     嚴世蕃隻能湊近道:“爹您放心,兒子知道該怎麼辦。

    前些日子,兒子剛從工部這邊批了一筆賬,允了裕王府修繕後宅幾處年久失修的宮室。

    ” 等嚴世蕃說完這句話。

     嚴嵩這才看向兒子,慢吞吞說道:“有些事,不要做的太過殷勤。

    錦上鮮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朝局亦是各方平衡,便是做的多錯的多的時候了。

    ” 嚴世蕃想了一下,點點頭。

     “您說的是。

    ” “兒子曉得。

    ” 不過很快。

     嚴嵩卻又開口道:“工部若是能給裕王府大開方便之門,這樣的事卻要多做一點,不必有什麼顧忌。

    ” “啊?”嚴世蕃忽的滿臉疑惑。

     老爺子前面才說做得對,便會錯的多。

     怎麼現在,又要讓自己在工部多多照顧裕王府了。

     嚴嵩看向嚴世蕃,面上淡淡一笑。

     “就當是丢個餌。

    ” 聽到老爺子這麼說,嚴世蕃頓時眼前一亮。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奸笑:“您的意思是,等着看有沒有人上鈎?” 而嚴嵩卻已經是閉上了眼,輕輕依靠着假寐了起來。

     嚴世蕃聽到能給人挖坑,等着上鈎的人往裡面跳。

     卻是瞬間精神抖擻。

     一瞬間的功夫,他就已經想到好幾樣,能從工部給予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