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4章 徐階是條老狗(求訂閱)

首頁
    嚴世蕃和裕王府趕來的那人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已經分不清當下,嚴府門口的局面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一衆舉子們,更是心都亂了。

     難道他們今天真的錯了? 這時候。

     徐渭便走上前來。

     “諸位,在下徐渭,徐文清,本在浙直總督、浙江巡撫衙門,為胡部堂幕僚師爺。

    ” 徐渭剛介紹完自己。

     嚴府門前的舉人們,便紛紛臉色一變。

     所有人都齊齊躬身,朝着徐渭拱手而拜。

     “我等,見過徐先生。

    ” 衆生面色鄭重,無有不願。

     雖然徐渭在科考一途,沒有什麼成就。

     但架不住,他的名聲大啊。

     其書、其畫可以說是當下無人能及。

     更不要說徐渭還擅操琴、深谙音律、戲曲。

     徐渭開口道:“諸位厚禮,在下末學,卻有幾句話要說。

    ” 見到徐渭要說話。

     而且,此刻在場的某些舉子心中,在過去就對徐渭頗為崇拜。

     如今自己的偶像要說話了。

     衆人紛紛面露期待。

     徐渭正色道:“在下初入京師,乃是胡部堂所托,說起來慚愧,當初在下入京,亦是隻當報答胡部堂往日之恩,在嚴侍讀身邊應付了事。

    ” 這話一出。

     衆人又對徐渭的直言誠實所佩服。

     徐渭則是繼續道:“但在下入京不久,便被嚴侍讀才學折服。

    嚴侍讀或因蒙蔭,未曾科考,但其家學淵源,更能追溯至陽明先生。

     “或許諸位不知,嚴府書房,存書無數,其中陽明先生生平所著書籍盡在,更有陽明先生不傳世批注聖賢書籍留存。

     “而今昌平書院将要建成,其中有藏書樓一座,存書更是猶如浩海。

     “嚴侍讀自小習讀,深究陽明先生之學。

    過去嚴閣老與陽明先生多有往來,探究學問,嚴侍讀更是自小便學于嚴閣老之手。

     若論陽明先生的學問,嚴侍讀可為一家!” 嚴府門前,舉子們已經滿臉呆滞。

     經過徐渭介紹,他們這才想起來,嚴家在經學上,可是獨樹一幟的。

     尤其是嚴閣老,過去真的就如徐渭所說,和陽明先生交往深厚。

     就在衆人一陣遲疑的時候。

     嚴紹庭卻是掩面擺手,開口道:“徐先生厚贊,諸位同學莫要聽信,本官不過是平日喜好讀書罷了。

    ” 徐時行和王錫爵對視一眼。

     兩人心中都有了成算。

     在其餘舉子心中,亦是各有想法。

     但說到底,都已經知道,今天他們所要聲讨的事情,怕是真的錯了。

     一面是不能逼着嚴紹庭去死。

     另一面,有裕王和徐渭的話,足以證明嚴紹庭在經學上是有真本事的。

     如此。

     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會試主考官的事情,他們還如何置喙? 嚴紹庭又道:“諸位同學或許不知,如今昌平書院即将落成,藏書樓登高可觀沃野山林之境。

    書院有裕王資助日用之食,亦有陋室幾間,若諸位同學有意,可于本府領取号牌,下榻閱書觀景。

    本官以為,也不失為一處待考好地方。

    ” 徐渭亦是說道:“在下亦有幾位經學好友,正值京中,已經去函,邀與昌平時常辯經賞景。

    ” 管吃! 管住! 還有經學前輩辯經! 這可是大好事啊。

     當場就有不少舉子面露期待,出言應和。

     這時候。

     嚴紹庭又下一級台階。

     “諸位,且讓讓,本官先去西苑請面,若能全身而回,再與諸位同學一聚。

    ” 說着話。

     嚴紹庭又擺出一副,要去西苑面聖請辭的神色。

     衆人心中一慌,忙将上前,将嚴紹庭面前的空隙完全堵住。

     徐時行、王錫爵兩人則是帶頭拱手彎腰。

     “嚴師留步。

    ” 兩人這會兒心中其實已經思慮清楚。

     再鬧事,恐怕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如此,本就不願來此的他二人,不如趁着這個機會修補一下今日惹出的麻煩。

     徐時行、王錫爵兩人帶頭喊話。

     在場的舉子們紛紛拱手抱拳,彎腰作揖。

     “嚴師請留步!” 徐時行開口道:“陛下聖明,聖裁而定,嚴師為壬戌科春闱會試考官,定有原因,非是我等能夠揣測。

     “今日實乃我等無知,粗魯莽撞。

     陛下已有旨意,嚴侍讀便是我等今科座師,還請嚴師海涵,莫要與學生們計量。

    ” 随着徐時行開口。

     便是一衆舉子點頭附和。

     現在,旁的事都不重要了。

     唯一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嚴紹庭給逼死了。

     不然他們一世名聲,可就真的毀了。

     除此之外,那包吃包住的昌平書院,倒也是個不錯的去處…… 徐時行說完話之後,便悄無聲息的用胳膊杵了一下身邊的王錫爵。

     王錫爵會意。

     亦是颔首,低頭道:“聖命欽點,無論年歲,嚴師便是我等座師。

    若我等今科高中,嚴師便亦是我等在朝前輩。

     “今日雖有嫌隙誤會,但終究是我等莽撞。

     “隻不過亦是借着今日,算作我等登門面見座師,待來日若有同學高中,亦知門路,登門拜謝座師。

     “昌平雖在城外,我等亦知年初受災,乃是嚴師受命而為,赈濟災民,更是興建産業,修建書院。

     學生不才,若是能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