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渭目光一震。
他已經将當時的場面在腦海中複刻了出來:“侍讀當時恐怕是立即就遭受到了駁斥。
”
“咱們那位徐閣老啊。
”
嚴紹庭眨眨眼,繼續道:“不過後面,陛下獨留我在萬壽宮。
”
徐渭眉頭緊皺,在嚴紹庭面前踱着步子轉起圈來。
陸繹看的頭發暈:“徐先生,你别轉圈了,姐夫如今領了明年春闱會試主考官的差事,這不是好事嗎。
徐先生你想說啥,就直接說出來吧。
”
徐渭停下腳步,回頭看向陸繹,搖頭道:“是好事,但也不全是。
”
而後他又看向嚴紹庭。
“今日後來,侍讀獨在聖前,想來不隻是單提兩淮鹽政改制一事吧。
”
“若是學生沒有猜錯的話,侍讀恐怕還提及要革新變法了。
”
嚴紹庭不由的看向徐渭。
這事他竟然都能推測出來。
而徐渭卻是繼續說道:“對了!也正是如此,侍讀提及革新變法,陛下不允,而侍讀定然是在聖前大表忠心,革新變法皆為社稷。
陛下聽之不忍,不願寒了侍讀的心,所以才有了這一次壬戌科春闱會試,侍讀為主考官的事情!”
嚴紹庭瞪大雙眼。
比之剛剛接旨,知道自己成為明年壬戌科春闱會試主考官時,還要意外和震驚。
老徐不簡單啊。
這腦瓜子相當可以。
他點頭道:“确實如文清先生所說的,如今想來也确實是因此,陛下才會選我做明年壬戌科春闱會試主考官。
”
徐渭重重一跺腳,兩眼瞪大,冒着精光。
嗖嗖的。
“侍讀,這是好事啊!”
“就算會因此生出麻煩,但終究是利大于弊!”
嚴紹庭自然是知道徐渭所說的麻煩是什麼,但至于說利大于弊。
他緩緩開口道:“文清先生的意思是,陛下雖然今日不曾同意革新變法之說,但到底還是意動了。
我為明年壬戌科春闱會試主考官,便是本科學子舉人座師,他日這些人高中入朝為官,誰都不能否了他們與我的關系。
”
會試考官,天然就是當屆金榜題名的兩榜進士座師。
曆次科考都是如此。
一旦等這些人高中進士,入朝為官,那也是天然的會與主考座師親近,有着一份聯系。
徐渭用力的點着頭。
“陛下這是為在侍讀培……”
話未說完,徐渭便臉色一變,緊緊的閉上嘴。
陸繹則是滿臉不解:“徐先生說的是什麼?這裡又沒外人,話給說完啊。
”
徐渭看了一眼陸繹,搖了搖頭。
嚴紹庭則是笑着看向小舅子:“文清先生的意思,是陛下默許并且借明年春闱會試,為我培養日後的朝中羽翼。
”
陸繹面露疑惑。
他皺眉思索着。
半響後,才嘀咕着說道:“姐夫和徐先生的意思是……陛下要給姐夫插上翅膀?”
嚴紹庭看向小舅子,天知道這小子腦子裡是怎麼想的。
徐渭則是目光不停流轉。
“确實如此。
”
“看來陛下也是不忍朝政至今。
”
“但是今天侍讀在聖前奏對,剛提兩淮鹽政改制,就被徐閣老駁斥,陛下大概是覺得需要朝中多一些以革新變法為己任的官員,才能動手變法。
”
“所以,讓侍讀擔任主考官,便是最好的選擇。
”
陸繹這會兒才終于是聽明白了一點。
他的臉上,漸漸露出驚懼。
“你們是說……”
“陛下要變法!”
“不要命……唔唔唔唔……”
滿臉驚懼的陸繹失聲喊着,忽的雙手緊緊的捂住自己的嘴巴。
嚴紹庭看着憨傻的小舅子,搖頭道:“陛下不會有這種想法,但依着今日我在萬壽宮單獨奏對,陛下心中還是有些不甘的。
”
老道長真的是那種心甘情願垂拱而治,潛心玄妙的人?
是個屁!
他不敢,所以會心有不甘。
徐渭則是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問題。
他低聲道:“隻是雖然看着好處很多,但眼下侍讀卻要做好應對麻煩的準備了。
”
陸繹歪着頭。
在同時露出凝重神色的嚴紹庭和徐渭兩人臉上看過來看過去。
“麻煩?”
“是朝廷會不滿陛下的這個安排?”
“總不至于,他們還敢讓陛下去當主考官吧?”
嚴紹庭瞥向小舅子:“誰跟伱說,麻煩會是因為朝廷?”
陸繹眨着眼:“啊?那還能是哪裡的麻煩?”
徐渭搖頭歎息,自從黃錦來傳旨後,他的眉頭就一直皺緊不曾放松。
從一開始弄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徐渭就在想着該如何解決麻煩。
見陸繹一臉不解,完全不懂。
徐渭則是緩緩擡眼看向嚴紹庭,輕歎一聲。
“悠悠衆口。
”
“天下士林。
”
“這一次是真的難辦了。
”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