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章 補償要用聖旨昭告(求訂閱)

首頁
    而在另一頭。

     出了西苑的嚴紹庭,騎上先前接到傳召趕赴西苑,放在外面的馬匹。

     嚴紹庭便優哉遊哉的打着馬鞭,往家趕。

     而在路上。

     随着盛夏快要落幕,天氣漸漸不比之前炎熱,人也多了起來。

     街面上,不光是有京師百姓。

     也多了一些身着儒服或是道袍的讀書人。

     明年就是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

     北方的舉子們自然不必慌張,但南方的舉子卻要早早的趕來京師,為來年的春闱做準備。

     一路打馬遊街,回了嚴府。

     進了院中。

     嚴紹庭就看到徐渭不知怎麼的,竟然和陸繹湊在了一塊兒,兩人聊得還很歡快。

     湊近一些。

     才聽到兩人的交談。

     陸繹想着錦衣衛掌握的情況,說道:“聽說湖廣有個舉子,這一次赴京趕考路上,竟然将足足三家閨女肚子弄大,一入京就被一幫各地舉子圍堵。

    ” “為何?”徐渭面露好奇。

     陸繹哼哼兩聲:“還能為何?都在與他請教啊!” 說着,陸繹笑了兩聲。

     徐渭則是眉頭微皺,稍有不悅:“士風廢弛!” 陸繹卻是連忙說道:“也不是人人如他,若是徐先生看不得,回頭我讓人找個由頭,将他丢進诏獄,或是順天府牢獄裡,讓這人吃吃苦頭便是。

    ” 徐渭立馬開口:“此事萬萬不可!法,不可亂!” 陸繹吹了吹口哨。

     徐先生樣樣都好,就是在禮法上太過教條刻闆。

     不過一個弄出人命的舉子而已,一看就是個不中的。

     弄進牢獄裡,自己可是幫了他避過春闱九天八夜在考房裡的苦。

     見徐渭面色愈發不悅。

     陸繹連忙轉口道:“這一次京中盤口也開了,看好的幾個都是南直隸來的舉子。

    有南直隸蘇州府那個叫王……王什麼爵的,三十一年科試第一、三十四年仍是科試第一,三十七年南京鄉試第四,都在說這人定是能今科高中。

    ” “這人叫王錫爵。

    ” 在角落裡聽了有一陣的嚴紹庭,笑着開口念出王錫爵的名字,走了過來。

     徐渭和陸繹兩人連忙起身。

     “侍讀。

    ” “姐夫。

    ” 嚴紹庭揮揮手:“都坐吧。

    ” 等到嚴紹庭坐下,捏着一枚果子塞進嘴裡。

     陸繹和徐渭這才坐下。

     陸繹的臉上浮出八卦,徐渭則是在一旁為其倒茶。

     接過茶杯,輕嘬一口。

     嚴紹庭這才開口問道:“還有什麼趣事,最近可有京中人家招婿?” 他的臉上也露出幾分好奇和八卦。

     但凡是每一次的科舉春闱,都是京師裡成婚率極高的時候。

     京中乃至于赴京沿途有名有姓的人家,都會挑着看中的人們中榜舉子招為女婿。

     為此,自古便有無數的佳話或是八卦流傳下來。

     什麼一朝中舉,便抛棄糟糠之妻。

     後來大概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太多。

     大戶人家也是好面子的,就漸漸變成等放榜那一日,提前打聽好哪些是未婚的新科進士。

     來一出榜下捉婿的戲碼。

     其實根本的,還是因為這年頭的科舉制度,金榜題名,高中進士,就代表着入朝為官。

     不論是提前招婿,還是榜下捉婿,都是一種投資而已。

     陸繹搖搖頭:“倒是還沒有這等消息,不過還是南直隸蘇州府,有個叫……徐什麼行的,這一次是應天府鄉試第三入京趕考的,同是蘇州府人氏,坊間的盤口便将他和那個王錫……什麼的,放在一起,賭誰能高中,又誰的名次更高。

    ” 陸繹說完之後,眉頭微微皺起。

     嚴紹庭亦是古怪的看了小舅子一眼。

     這孩子難道是個名字盲? 但是僅僅隻是暗自揣測了一下,嚴紹庭就被陸繹的話給吸引,終于是反應了過來。

     “是叫申……徐時行?” 陸繹點點頭:“不是姓申,但确實是叫……叫時行的。

    ” 嚴紹庭雙眼不由眯起。

     他放下茶杯,緩緩的靠在椅子上。

     徐渭則是不解的看了過來,出聲詢問:“侍讀,可是有什麼隐情?” 嚴紹庭看了一眼徐文清,點了點頭。

     自己剛剛隻顧着聽八卦了,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會兒才想起來。

     這哪裡隻是什麼隐情,是天大的漏洞。

     王錫爵! 徐時行! 這兩個可都是嘉靖四十一年金榜題名,高中進士,而且還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榜眼。

     還有一個探叫什麼來着? 嚴紹庭細想了一會。

     “餘有丁!” 陸繹好奇道:“這人是誰?” 徐渭亦是問道:“難道是侍讀認識的此次赴京趕考的舉人?” 嚴紹庭點點頭,卻未曾言語解釋。

     但這個餘有丁,就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恩科探郎。

     徐時行、王錫爵、餘有丁。

     三人将在明年,同等金榜,一朝高中。

     而他之所以能記得這件事。

     全是因為,數遍大明二百多年曆科春闱,唯有這嘉靖四十一年的春闱科舉,一甲進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