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和嘉靖的獨處時光(求訂閱)

首頁
    再一次的。

     嚴紹庭将大明朝内閣次輔徐階,給逼到了絕處。

     “好樣的!” “我兒威武!” 萬壽宮大殿外,響起一道激動的低吼聲。

     守在殿門前的小太監趕忙看向出聲的小閣老嚴世蕃,伸手豎在嘴巴前。

     嚴世蕃看了眼小太監,這才擺擺手,滿臉興高采烈:“不打緊,不打緊,裡頭聽不到。

    ” 小太監隻能無奈的低下頭。

     嚴世蕃卻是伸長了脖子,試圖聽清殿内的動靜。

     小太監緊繃着臉,想了想還是小聲開口道:“小閣老,陛下有口谕的……” 嚴世蕃瞪了一眼,卻想到還是不能惹到皇帝,牽連到自家兒子,便默默的退到殿前最邊緣的位置。

     這樣自己可就不算是窺探機密了。

     隻不過是覺着萬壽宮這裡風景獨好,多逗留片刻罷了。

     小太監見嚴世蕃已經退出去一大截,這才松了一口氣。

     而在殿内。

     已經将徐階逼到絕處的嚴紹庭,卻不打算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既然你老徐不開口。

     那我便繼續說。

     “徐閣老,您在内閣多年,不知可還記得。

    ” “嘉靖三年,必須準奏,以後各竈丁除辦納鹽務正課外,餘積之數,聽賣有引商人,照例納銀解部,赴各批驗所掣割。

    ” “嘉靖五年,禦史戴金奏請準鹽政。

    ” “嘉靖十七年,都禦史黃臣奏請準鹽政。

    ” “嘉靖二十年,鹽政争議激烈,戶部都給事中郭鋆奏請準鹽政。

    ” “嘉靖二十一年,戶部奏請準鹽政。

    ” “時年,吏部尚書許瓒奏請準鹽政。

    ” “嘉靖二十三年,運司同知陳文浩奏請準鹽政。

    ” “嘉靖二十八年,禦史陳其學奏請準鹽政。

    ” 嚴紹庭揮動衣袍,冷眼掃向徐階。

     這個所謂做了一輩子老好人的内閣次輔,個子不高,身形偏瘦。

     卻是整日裡憋着一肚子壞屎! 嚴紹庭開口道:“敢問徐閣老,我朝鹽政奏議無數,難道這些人也都有違祖宗成法?難道準所奏請的陛下,也壞了我大明所謂祖宗成法?” 不管是太祖朝還是正統朝,亦或是弘治朝。

     其實都無關緊要。

     真正重要的是,如今的嘉靖朝,過去在鹽政上可是也有無數的奏議準請。

     你徐階,難道是在罵當今陛下? 帷幔後的嘉靖,亦是側目斜觎徐階。

     徐階則是連忙轉過身,雙眼死死的盯着嚴紹庭。

     然而不等他開口。

     嚴紹庭卻已繼續道:“徐閣老!為何本朝以來,有禦史奏請、有戶部奏請、有吏部奏請、有運司奏請,無人言祖宗成法,下官亦不見徐閣老言及祖宗成法,而至下官尚未言改制,隻提餘鹽,閣老便以祖宗成法欲要斷下官未盡之言?” 在嚴紹庭的注視下,徐階的臉已經是一片鐵青。

     而嚴紹庭就此便停下了? 下一秒。

     嚴紹庭冷喝一聲。

     “徐閣老,你到底是在議國朝社稷,還是僅為了打壓異己,欲起黨争!” “放肆!” “住口!” “大膽!” 接連三聲,分别從徐階、嚴嵩、高拱嘴裡發出。

     袁炜整張臉都變得煞白一片。

     自己就知道這内閣是水裡來火裡去,不是個人待的地方。

     看看。

     現在連黨争的事情都弄出來了。

     徐階氣的渾身直發抖。

     嚴紹庭這玩意,竟然連黨争的話都說出口。

     這不是在說自己禍亂朝堂社稷嗎。

     嚴嵩眉頭皺緊,目光深邃的看向大孫子:“陛下面前,百官奏議國事,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安能輕言所謂黨争?朝堂之上,曆來都是就事論事,何來黨?何來争?小兒輕浮!” 老嚴頭這會兒是真的頭疼不已。

     黨争的話是能輕易說出口的? 他瞪向嚴紹庭,沉聲道:“還不快和徐閣老道歉!” 嚴紹庭則是面不改色。

     自己難道不知黨争二字不可輕易出口嗎? 但這麼多年,朝野上下,人人皆說嚴黨。

     自己今日貌似突兀不知規矩的說了一句黨争。

     不過是為了日後的那二字鋪墊。

     徐黨! “不必了。

    ” 徐階終于開口,臉色卻竟然平靜如常。

     他先是朝着皇帝拱了拱手,又與嚴嵩颔首緻意。

     最後,徐階看向嚴紹庭。

     “今日看着嚴侍讀,老夫忽然想起來,老夫當年初入仕途,入朝為官的時候,也是如嚴侍讀一般意氣風發。

    ” “要叫陛下失望,嚴閣老見笑,這些年老夫在朝為官,确确實實少了如今這些年輕人的銳氣。

    ” “隻是啊,在朝為官,銳氣可以有,但天下億兆黎庶,卻不能盡都被朝堂之上銳氣裹挾。

    ” “百姓是要吃飯穿衣的,一飲一啄,皆是民生。

    ” “嚴侍讀先前拿我朝曆代君王鹽政變化說事,足見嚴侍讀在鹽政上也确實是下了功夫的,僅僅是這一點,就是如今朝堂上八九成官員所不能比的。

    ” “老夫也并非是要拿祖宗成法壓嚴侍讀,也未曾有阻塞嚴侍讀聖前奏議的想法。

    嘴巴是長在所有人身上的,今日老夫能堵了嚴侍讀的嘴,難道明日還能繼續堵住?” “老夫老矣,無有德才,這些年幸得陛下器重,委以内閣輔臣。

    可老夫看的卻是比嚴侍讀要多的,憑着比嚴侍讀年長,經曆的總也是多一些的。

    ” “嚴侍讀若是當真有良策掃清鹽務積弊,老夫雖然老矣,卻定會全力支持,哪怕是為此丢了這内閣輔臣的位子!” “但朝堂一紙政令,輕薄不可言,可若是到了地方上便比之泰山之重,與百姓而言便是天翻地覆。

    ” “老夫已是腐朽之年,可既然有陛下幸重,身居内閣,自當以國家社稷穩定為先。

    若嚴侍讀當真良策矣,老夫願在内閣以如今這腐朽殘軀,為嚴侍讀掃清一切鹽務積弊之障礙。

    ” “但也請嚴侍讀能在銳氣之餘,多一些穩重,多一些思量。

    ” “為陛下,為朝廷,為大明,為黎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