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讓财神爺去管錢袋子

首頁
    一刻鐘前。

     玉熙宮。

     原本坐鎮内閣,不曾去午門的嚴嵩,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獨自趕來玉熙宮。

     說明來意之後,嚴嵩便見到了正在一如既往潛修玄道的皇帝。

     見着皇帝的第一面,嚴嵩便開口道:“陛下,今日午門是鬧劇,卻也是陛下盡收朝臣人心的機會。

    ” 朝臣人心四字出口,嘉靖立馬露出好奇。

     “哦?嚴閣老這番話,朕當如何解?” 嚴嵩笑着說道:“于朝廷而言,百官俸祿自該是戶部從國庫出的。

    ” 一想到當初大孫子在家中與自己說起的那些話,便是直到現在,嚴嵩回想起來都能驚出一身後怕的冷汗。

     皇帝這裡的賬,是要分清楚的。

     嘉靖果然對這句話很是受用。

     嚴嵩繼續道:“隻是如今國庫空虛,老臣聽聞前番嚴紹庭送去戶部的銀子,要麼支出了,要麼就拿去填去歲的虧空。

     可外朝小官哪知朝廷和陛下的難處?如今東南的事情,将将有些氣色,正是用人之際,萬不能讓朝廷就此停擺了。

     眼下朝廷不能出事,戶部拿不出官俸銀子來,老臣想着陛下能否先賞下外朝小臣三個月的官俸。

     如此,可解今日午門鬧劇,也能使外朝小官知曉陛下愛民愛臣之心。

    于此還可申斥戶部,命仔細當差辦事。

    ” 嚴嵩盡力去修飾自己的說話用詞。

     就連從内帑發三個月官俸,用的也是賞賜的字眼。

     嘉靖聽到這番話,心中習慣性的想要拒絕。

     但想到嚴嵩話裡的意思,拖欠朝臣官俸的過錯可不就是戶部,自己今天從内帑那二百八十萬兩銀子裡拿出幾萬兩來,就能得一個大大的好名聲,受外朝小臣誇贊。

     倒也是筆劃算的買賣。

     于是,便有了午門前的那一出。

     而随着跟呂芳去午門,見到發銀子後取得效果,趕回來禀報的小太監,也是一五一十的将現場百官誇贊皇帝聖明的事情說清。

     嘉靖便更加高興,覺得這就是筆最劃算的買賣了。

     放在過去。

     外朝那幫聒噪小官,什麼時候會好心誇自己來了? 若不是内帑有那二百八十萬兩的銀子。

     若不是這些銀子都是嚴紹庭弄來的。

     自己今天如何能隻花了區區幾萬兩銀子,就獲得滿朝臣子誇贊? 也正是因此,嘉靖這才有些過了頭的,當着徐階、高拱、袁炜的面,對着嚴紹庭說出這句‘朕一日離不開嚴潤物’的話。

     徐階沉默不語,臉色卻有些難看。

     他開始覺得,朝局正在朝着自己無法預測的方向發展。

     而高拱則是滿臉漲紅,憋着一肚子的火,卻又沒法發洩出來。

     就說皇帝今日這句話。

     起因自然是百官讨薪,内閣和戶部拿不出銀子,而要皇帝從内帑拿出銀子發官俸。

     内帑的銀子又是怎麼來的? 還不是因為嚴紹庭。

     那皇帝這句話,又是幾個意思? 袁炜倒是沒什麼感覺,他是剛剛入閣的新人。

     見着老徐、老高不說話。

     袁炜見着機會,便笑着附和道:“嚴侍讀公忠體國,早已滿朝皆知。

    今日陛下愛護臣子之心,也當傳曉天下人人知。

    我朝君臣合心協力,何愁我大明不盛世?” 不愧是靠寫詞爬進内閣的人。

     就連嚴紹庭都覺得一陣膩歪。

     嘉靖卻是笑眯眯的全數照單收下,随後卻是臉色一正:“外朝小官無俸買米,方才鬧出今日的事情,朕自不會怪罪。

     但内閣和戶部卻是替朕、替朝廷、替天下當着家,管着錢袋子的,竟如何讓百官到了無米下炊,需要靜坐午門的地步?” 内閣。

     戶部。

     這兩個單位一并從嘉靖的嘴裡說出。

     徐階和高拱便立馬叉手躬身,做請罪狀。

     嚴嵩倒是坐在凳子上,開口替徐階、高拱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