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雖然是一片黑暗,不過剛走了三十多米就有了意外的驚喜,我們在石壁上看到了油燈。
朱泉一邊走一邊點油燈,慢慢地,這一路都亮了起來。
走了大概三百米左右,前面豁然開朗了起來。
在這裡有三個巨大的柱子,在柱子上雕刻着大量的龍。
不對,不是龍,沒有腿。
是蛇?也不是蛇,沒有鱗片。
是電鳗。
這些電鳗攀爬在柱子上,一直向上,像是要從地下鑽出去的樣子。
我說:“泉兒,這是啥看出來了沒?”
朱泉說:“師父,我可不傻,麻煩你以後不要考驗我的智商了。
這明顯就是電鳗嘛!”
書生立即說:“泉兒,你可以啊,你要是不說,我還以為是龍呢。
”
朱泉說:“你少來這套,我不是被忽悠大的。
”
麻六的手電筒一直往前照着,他就像是着了魔一樣往前走,我們身前有個巨大的泉眼,小河的水從泉眼裡冒出來。
泉眼旁邊是洞穴的盡頭,是一面比較平整的石壁。
在石壁上有很多油燈。
麻六點燃了所有的油燈,這時候,我們在石壁上看到一道石門。
石門是兩扇對開的,和傳統的大墓一樣,是往裡開的。
我走過去用肩膀扛了扛石門,不管是頂門柱還是頂門球,都不可能嚴絲合縫,都會有縫隙的。
我用肩膀這麼一扛,這門動了動。
我明顯感覺到力量在門扇的中間的位置。
我再次用力扛了扛,門扇的中間打出咯咯的聲音。
這肯定是頂門柱的結構,要是頂門球,力量會在門的下角。
頂門柱比頂門球更好打開一下。
古代的石門大多都是沒有咬口的,都有縫隙,隻要書生把鋼闆塞進去,一捅就開了。
我看向了門縫,這個門縫裡塞滿了魚皮,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門縫很小,最多三毫米,在遠古時候能做出這麼高的工藝,已經很不簡單了。
那時候沒有尺,都是用繩子量距離,做比對,那時候的人也沒有什麼精益求精的概念,做上差不多就行了。
所以一道門做成這樣,很難得。
我用手電筒仔細照着門扇,在門扇上雕刻着兩個人,這兩個人的形态和洞穴人一樣,不過看得出來,這是兩個女人。
我說:“怎麼會是兩個女人?”
書生說:“當時大概率是母系社會,這兩個女人應該是當時的兩位國王。
”
我說:“國王會是兩位嗎?”
書生撇撇嘴,搖搖頭,随後他好像是發現了什麼,看向了其中一扇門上的人像石刻,他指着說:“這個可能是大祭司,你看他頭上戴着帽子,脖子上還挂着骨頭呢。
”
我一看不要緊,吓得我頭皮發麻,這戴着的哪裡是帽子啊,這戴着的是人的頭蓋骨,脖子裡挂着的也不是貝殼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節節的骨頭,看起來很像是人的手指骨。
我小聲說:“書生,這好像是食人族啊!”
書生搖着頭說:“不是食人族,而是戰利品。
”
朱泉此時大聲說了句:“這裡好像是大墓啊!”
我瞪了他一眼說:“還用你說!”
蕭安說:“基本能肯定,這裡面的墓主人是兩位女性,也許是姐妹倆,一個是國王,一個是大祭司,這姐妹倆控制着周圍的這片區域,我覺得,他們活着的時候,應該是住在外面的神廟裡的。
這些人是後來搬進這洞裡居住的。
我覺得,大概率和蘑菇有關。
一個王國的人都癡迷上了外面的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