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下有弟弟,在家裡不得寵,被家裡安排下鄉。
偏她自己非嚷嚷着跟着去,父母怎麼勸說都沒有用。
家裡四個孩子,當時哥哥已經結婚,江巧巧才16歲多一點,父母怎麼能放心。
弟弟更小,她當時18了,父母想讓她去下鄉,過兩年再想辦法把她弄回去,她是同意了的。
從那天開始,江巧巧變得了有些奇怪,經常說一些不着邊際的話。
她下鄉後基本沒有和家裡說過知青的事情,江巧巧寄過來的信卻能把好幾個知青名字寫上去,還說着一些難聽的話。
嫁給沈北堂後,她都不敢給家裡寫信,就怕江巧巧‘犯病’。
現在寄過來的這封信,寄過來好幾天了,她不敢拿給沈北堂看。
前兩天沈北堂問,她說是一些問候的話糊弄過去了。
想着江巧月拿着信到客廳裡,把信放到爐子裡燒掉了。
不管怎樣,江巧巧還是她妹妹。
這是她觀察過的,一些生活習慣和以前一樣,也記得小時候的趣事。
另一邊,出了家屬樓,葉醒就說,
“去供銷社吧,買收音機。
”太無聊了,有廣播聽也是樂趣。
還問周璟時,“你帶票了嗎?”
“沒有。
”錢票都沒帶,“錢在家、票在警局,先回家一趟,在去警局一趟。
”
兩人隻能先回家,并肩邊走邊說話,來的時候路上碰到人兩人就會停下來說幾句話,現在回去卻沒有碰到什麼人,周璟時的步子是刷刷的往前走。
“走慢一點,等等我。
”跟了幾步,葉醒就不想跟了,幹脆的出聲提醒。
周璟時停下腳步,“不好意思,習慣了。
”
沒有在家停留太久,周璟時拿上他經常拎的軍綠色布包,兩人去了警局。
“你在樓下等我一會,我拿了票就下來,很快。
”
聽到這話,葉醒第一反應是又要給我下馬威。
還算周璟時有良心,這次沒有安排什麼‘戲’了。
葉醒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周璟時就下來了。
供銷社三樓,葉醒看着收音機,她不太清楚哪個牌子最好,就挑了一個最貴的,168塊錢。
這個縣裡的收音機便宜的大概是60多塊,這足足貴了一倍。
縫紉機葉醒目前沒啥興趣,也是按照售貨員的介紹,買了最貴的。
葉醒沒有問售貨員哪個牌子最好用之類的問題,她認為一分錢一分貨,買最貴總有貴的道理。
要問她沒有興趣為啥還要買,她可要說了,憑啥給周璟時省錢,更何況又不貴。
這邊買好付了錢,那邊供銷社主任就過來了,身後還跟了兩個年輕人。
“周局,過來買東西?”一個四五十歲的微胖老頭,笑得像彌勒佛一樣。
“吳主任。
”周璟時和他握手,兩人顯然是見過不熟的關系,很快就松手,“這是我夫人葉醒。
”
葉醒:“吳主任,你好。
”
“葉同志。
”吳主任很是熱情,
“還沒祝賀兩位新婚快樂,買了什麼我讓供銷社的人給你們送回去。
”餘光瞥了眼售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