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紐約紐約

首頁
    與柏彙資本達成基礎共識,意味着韓易不用再前往紐約,依照賈馬爾-米勒的安排挨家挨戶地拜訪華爾街的私募資本集團。

     但思來想去,韓易最終還是決定繼續這次紐約之行,不僅因為達美航空跨大陸的頭等艙“DeltaOne”不接受臨時退票,還因為那顆休憩在大西洋岸邊的大蘋果,是韓易最喜愛的城市,沒有之一。

     從韓易經常閱讀的書籍種類,和閑暇時最常欣賞的音樂風格中不難發現,他是一個對曆史、文化與風俗有着濃厚興趣的人。

    從LAX到JFK,5小時15分鐘的飛行時間裡,韓易一直在閱讀伊麗莎白-芬恩獲得普利策曆史獎的着作《在世界的心髒相遇:曼丹人民的曆史》,這是一本講述北達科塔州原住民部落曼丹人的非文學類曆史書籍。

    熱門的曆史主題早就爛熟于心,韓易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描寫曆史邊緣人物和種群的着作。

     看完這本,韓易帶到紐約的背包裡,還有另一本有趣的讀物在等着他,唐納德-米勒的《至高之城:爵士時代的曼哈頓如何催生現代美國》。

     至于耳機裡播放的音樂?田志仁的古典樂專輯《呼喚黎明》正在順序播放,這張專輯獲得了第53屆格萊美獎的“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和“最佳伴唱器樂編曲”兩座大獎。

     這位出生于美國加州的華裔音樂家對世界音樂文化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洞察力與表現力,整張專輯用斯瓦西裡語、波蘭語、波斯語、毛利語和中文等十二種語言演唱,歌詞從各個國家的經典中改編而來,包括摩西五經、薄伽梵歌、日文古詩和道德經。

    音樂風格也是博衆家之長的雜糅,非洲聲樂、歌劇、中世紀詠歎調和愛爾蘭哭腔調。

    參與錄制的音樂家來自六個大洲,超過兩百人。

     這樣的音樂,簡直是韓易的最愛。

    他從不覺得聽這種專輯就是高人一等,也絕不在外人面前透露他對此類風格的喜愛,免得狹隘之人以為他在裝腔作勢。

     韓易隻是覺得,當你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就能夠聆聽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吟唱,就可以領略到這顆藍色星球萬年來催生的無上風華。

    這才是創作音樂和欣賞音樂,最應該完成的使命。

     當然,每一種音樂都有它所承載的文化,從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格裡高利聖詠,到洛杉矶康普頓的西海岸嘻哈,無論歌詞是雅是俗,旋律或快或慢,配器亦簡亦雜,都代表了特定年代特定人群的審美志趣與文化思潮。

     這正是韓易在洛杉矶居住四年,卻瘋狂迷戀紐約的原因。

     這是一座世界文化的熔爐。

     在時光的刻度上,紐約為全世界奉獻了近百餘年來最盛大華麗的彙演。

    十九世紀末,第28街的錫盤巷拉開流行音樂的序幕,史上第一部音樂劇《黑魔鬼》在蘇荷區的尼布洛花園上演,讓百老彙音樂劇登上戲劇曆史的舞台。

    喬治-戈什溫、倫納德-伯恩斯坦、克勞德-勳伯格、安德魯-洛伊-韋伯,現代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們開始以曼哈頓為中心,散發他們屬于二十世紀的光與熱。

     而這隻不過是紐約文化陳列館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格林威治村的阿巴拉契亞民謠音樂、林肯中心的大樂團爵士、翠貝卡的迪斯科、下城區的流行朋克、布朗克斯的東海岸嘻哈……當然,還有繪畫界的抽象表現主義,非裔美國人的哈倫文藝複興。

     800種語言在這裡回響,880萬靈魂在此處升華。

     走在紐約街頭,上一刻,你能看到鮑勃-迪倫背着吉他,嘴裡哼着《LikeaRollingStone》低頭從身邊走過,下一秒,傑克遜-波洛克就帶着滿身的油彩沖你怒吼,問你眼睛長去了哪裡。

     在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紐約總是處于曆史風暴那狂暴無常的陣眼。

     在這裡,秒針的每一次轉動,都能定格一段激動人心的曆史。

     怎能讓人不愛呢? 這次造訪紐約,韓易特意選擇了時代華納中心的文華東方酒店。

    入住這裡的公園景尊貴套房,不僅可以從西南角俯瞰整個中央公園的壯麗景緻,還能足不出戶品嘗到兩家米其林三星餐廳的珍馐。

     北美第一法餐PerSe,和第一日料Masa,兩家米其林三星,都在時代華納中心四樓。

    PerSe在南側,Masa在北側,隻需要乘坐電梯從35層的大堂下到4層,通過酒店專屬的通道,約莫三四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見到兩家餐廳的前台接待。

     這次,韓易提前預訂了Masa的位置,不僅是因為PerSe上一世來紐約旅行的時候就已經嘗試過兩次,還因為這家由國寶級名廚托馬斯-凱勒創立的法餐廳,設計的初衷就是提供兩人以上的桌席用餐體驗。

    獨自來到紐約旅行的韓易,在圓桌旁一個人吃上三四個小時确實有些尴尬。

     還沒有去過的Masa,自然成為了最佳選擇。

     坐在壽司台前一字排開,哪怕是單人就餐,也不會覺得太過突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韓易預定的是Masa價值950美元的扁柏櫃台體驗,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其實就是在木制壽司台前,等着師傅給你投喂。

     餐桌位無所謂到店時間,五點、六點,甚至八點,都可以預約,但想要坐壽司台,那就隻有兩輪供應,五點和七點半,十五分鐘内到位,統一開餐。

     本就沒有什麼特殊安排的韓易選擇了五點的席位,提前五分鐘到店就座,發現今天運氣不錯。

    創始人兼主廚高山雅氏不是每天都在,最近幾年,由他的徒弟負責壽司台的情況越來越多。

    但今天,這個一身白色壽司服,頭頂沒有一絲毛發,顯得十分精瘦幹練的小老頭,正舉着一個小罐子,研究今天即将為食客獻上的魚子醬。

     不過,令韓易始料未及的是,高山雅氏的出現,并不是今天唯一的驚喜。

     五點零六分,坐在壽司台最左側的韓易終于迎來了他的鄰居。

     一個算不上熟悉的相識。

     “趙小姐。

    ” 韓易朝正把棕色麥絲瑪拉大衣遞給侍者的趙宥真點點頭,露出一個友善的微笑。

     “噢,嗨。

    ” 趙宥真也認出了前幾天在Quarter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