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輕易地做到這點。
”
1.85億美元,不夠開五家公司嗎?
“實際上,有很大的問題。
”
韓易望向還剩一絲光線浮在海面上,即将落下的夕陽,歎了口氣。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沒錯,我銀行賬戶裡的餘額,不管以什麼樣的評判标準來說都很多。
我可以買到市面上能見到的一切東西,衣服、手表、汽車、房子……一切。
”韓易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但在音樂行業,這隻不過是海灘上的一粒沙。
”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索尼ATV,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版權發行公司,旗下管理着500萬部音樂作品的版權。
2011年,花旗集團将EMI音樂集團拆分成了兩個部分,唱片公司部分以19億美元賣給環球音樂,而音樂發行部分,則賣給了索尼ATV領銜的投資集群,作價22億美元。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我們這個時代,所謂盜版音樂和網絡下載的詛咒,已經随着Napster遠去。
音樂平台的訂閱用戶越來越多,流媒體版稅的收入越來越高,音樂版權變現的渠道也愈加多元化。
雖然确實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音樂行業正在經曆着又一輪繁榮。
”
韓易看向瑞恩,輕聲問道。
“在這樣水漲船高的形勢下,我帶着1.85億美元沖進派對,能吃到多少蛋糕呢?”
“最重要的是,我能拿到派對的入場券嗎?布魯斯-斯普林斯汀、芭芭拉-史翠珊、警察樂隊……他們會将版權賣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發行方嗎?”
“可是你不需要一來就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集團,也不需要剛開始就和最頂尖的音樂人合作。
”賈馬爾-米勒攤開手,“經營公司是長期主義者的事情,即使一開始稍微慢一些,隻要經營方向正确,收入和名氣肯定會随之而來,我們的顧問……”
“賈馬爾,我的性格是,如果要做,就做到最好。
”韓易打斷了賈馬爾的話頭,“如果在某個領域缺乏知識和洞見,我願意花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時間潛心學習,絕不會魯莽冒進。
”
“但在這方面,我有百分之百的,無可辯駁的信心。
我能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也知道如何将趨勢變成現實……我需要抓緊時間,不然我的洞察,很快就會變成觀察。
”
韓易說的很模糊,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道這段話背後真正的含義。
重活一次,韓易的開局并不是最理想的時間點。
如果從1996年,或者2006年起始,他有足夠的耐心深耕,簽約一兩位潛力新人,将他們培育成巨星,逐步打通業内關系網絡,通過輝煌的成功故事吸引更多人才的關注和加入,最終成長為不可撼動的行業巨擘。
本質上,韓易也是一個長期主義者。
但現在,是2016年,距離他熟悉的時光逝去,隻剩七年時間。
很快,他所有超前的信息,都将被時代的洪流追上,頃刻間無情淹沒。
他必須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内布局、落子、坐大、翻盤。
沒有以小搏大的機會,從一開始,他就得是一隻巨鳄。
如果沒有從天而降的禮物,沒有鼓勵他随心而行的機制,即使機會擺在面前,韓易也不會動心。
他是一個極有自知之明的人,從之前對待徐憶如的态度就能看出來。
謀定而後動,沒有十足的把握,絕不可能輕舉妄動。
被劇變傷過的人,都會把謹慎刻在骨子裡。
但韓易有1.85億美元,如果消費得當,他甚至可以擁有數倍于此的資産。
即使闖關失敗,韓易也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财富,讓他和未來的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已經找好退路的第二次人生,有什麼理由不放手搏一次呢?
韓易對備忘錄裡的那句話記得很清楚,這一段人生,始于獲得與滿足。
男人,隻有站在熱愛的行業巅峰,才是真正的獲得與滿足。
“演出經紀公司。
”
一直靜默不語的徐憶如,此時突然開口說道,當然,為了在場所有人能聽懂,用的是英文。
“你曾經告訴過我,在音樂方面,演藝經紀公司的權勢并不像電影行業裡那樣大。
在好萊塢,演藝經紀能左右一部影片的選角和成敗,但在音樂圈,他們隻能選擇音樂人巡演城市的場館。
”徐憶如看向韓易,“不過,我記得,你同時也說過,對于成功的音樂人來說,音樂所産生的版稅收入通常隻占他們收入結構的20-30%,另外70-80%都與由經紀人經手的各類演出和商務活動挂鈎,對嗎?演唱會、夜店演出、音樂節,乃至社交媒體廣告和商業代言。
”
“是的。
”韓易微微颔首,柔聲說道,“請繼續,格蕾絲。
”
“這是你的最佳切入口,易。
我很确定。
”徐憶如朝他綻出一個自信的笑容,“作為演藝經紀,沒人是你的敵人,所有人都是伱的盟友。
發行公司需要你通過巡演讓音樂作品的價值水漲船高,唱片公司需要你用音樂節的露出刺激流媒體播放量的增長,而藝人們,需要你幫他們賺錢。
”
“當你能成為所有人需要的那個朋友,你就獲得了派對的入場券。
”
“我不能再同意了,格蕾絲。
”
這就是韓易執意帶上徐憶如參加這次談話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怯場,更不是因為他沒有主見。
韓易知道,比自己更聰明的徐憶如,哪怕沒有專業的知識、沒有超前的信息,也能推導出同樣的答案,成為他最堅定忠實的支持者。
并且,還能在原定計劃中添加一些意外之喜。
“這也是我的想法,我想要收購一家業内知名的演藝經紀公司,或者至少擁有部分股權,以便開展接下來的計劃。
”
韓易詢問的目光在瑞恩和賈馬爾二人的臉上停留。
“可我應該怎麼開始第一步呢?”
“誰會願意把公司賣給一個二十二歲的亞裔大學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誰又會願意為這樣一個人,在收購之後繼續工作?”
“私募基金!”
幾乎同時,瑞恩和賈馬爾喊出了解決方案。
“私募基金?”韓易的瞳孔一縮,他已經将所有計劃推敲制定,隻缺一根串聯全局的紅線。
而現在,這根紅線似乎近在眼前了。
“是的,私募基金。
娛樂工業與它們不是陌生人。
”
輪到賈馬爾為韓易娓娓道來。
“事實上,任何想要快速成長的企業,無論行業,都會需要私募基金的幫助。
我說的是黑石、凱雷、KKR、CVC、TPG、阿波羅,所有這些華爾街的玩家。
”
“簡單的解釋就是,私募基金是一種集體投資計劃,管理私募基金的資本公司,從富有的個人和機構那裡吸納資金,并用這些資金來投資各類公司,通過它們的成長、重組或者資産變賣來獲得收益……當然,投資其他的私募基金,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
”
“跟對沖基金不同,對沖基金專注于二級市場的短期收益,而私募基金想要的是一級市場的穩定變現,演藝經紀公司也好,音樂發行公司也罷,私募基金喜歡任何讓他們的投資者看到回報的資産……如果沒記錯的話,韓先生,您剛剛提到的,收購EMI音樂發行業務的投資者裡,也有黑石集團的身影。
見鬼,我記得連阿布紮比的主權财富基金都參與了,叫什麼來着,瑞恩?”
“穆巴達拉。
”瑞恩回答道,“很複雜的名字。
”
“沒錯,穆巴達拉。
”賈馬爾點點頭,看向韓易,“這就是我的建議,韓先生,你應該考察一下各家私募投資集團,選擇你最喜歡的那一個,與他們進行合作。
每個資本集團,都有跟娛樂方向有關的私募基金,如果你的投資份額足夠多,他們也很樂意聽取投資者的意見。
”
“如果投資份額夠多,他們可以為你量身定制私募基金。
”瑞恩補充道,“真正的,‘私’募基金。
”
“所以,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話……”
韓易推敲着說道。
“選擇把錢投到私募基金裡,意味着我可以自己全部出資,也可以通過黑石這樣的資本集團募集更多的投資者,以收購更多的份額。
”
“整個過程中,被收購方不會看到一個22歲的年輕人,隻會看到一個龐大的華爾街财團。
”
“正是如此,兄弟。
”瑞恩也跟着興奮了起來,他拍拍掌,聲調都高了半分。
“對于需要融資發展的私有公司來說,私募基金就是他們最渴望的投資者。
事實上,隻要市場上流出這些公司被黑石或者凱雷看中的消息,就足夠他們的估值飙升了。
”
“為什麼隻選擇成為巨頭呢,韓先生。
”
賈馬爾仰起身子,伸了個懶腰,對韓易笑着眨眨眼,給整段對話畫上了最完美的注腳。
“你明明可以成為他們的上帝。
”
“成為他們的上帝……”
話語如閃電般從腦海劃過,夜色中,韓易的雙眸倏然亮起。
“夥計們,我現在應該預訂去紐約的機票了,對嗎?”
喜歡好萊塢的億萬富豪請大家收藏:()好萊塢的億萬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