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一戰後,阿光的崛起成為嶺南局勢的轉折點。
盡管項龍勉強保住了靈渠,但聯盟内部的裂痕已經難以彌合。
阿光以“蒼梧王”的身份與秦軍聯手,不斷派使者拉攏中立部落,并借機向項龍的盟友施壓。
在項龍的議事廳中,氣氛如冰窖般冷冽。
殘存的首領們大多低垂着頭,沉默不語,似乎不敢與項龍對視。
“又有三個部落投靠了阿光!”項龍猛地拍案而起,怒吼道,“這些叛徒難道不知道,他不過是秦軍的走狗!”
一旁的謀士勸道:“大人,請息怒。
阿光手握趙佗的支持,又自封蒼梧王,那些搖擺的部落不過是趨炎附勢,妄圖借助外力自保罷了。
”
項龍眼中閃過一絲悲涼:“難道他們看不見,大秦不會真心對待嶺南的部落?最終,他們不過是被削弱至毫無反抗之力!”
一名部落首領小聲說道:“項龍大人,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與趙佗談判。
若能與秦軍議和,阿光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
此言一出,議事廳内一片嘩然。
項龍冷笑一聲,目光犀利地盯着那名首領:“議和?你是想投降吧!我項龍甯可戰死,也絕不向秦人低頭!”
衆人噤若寒蟬,廳内陷入一片死寂。
與此同時,阿光的大帳中卻是一派喜慶的景象。
他身穿蒼梧王的王袍,正與幾名歸附的部落首領暢談。
“你們選擇跟随本王,是最明智的決定。
”阿光舉起酒杯,語氣自信,“項龍不過是負隅頑抗,他的聯盟已是強弩之末。
”
一名新歸附的首領讨好地說道:“蒼梧王殿下說得極是。
如今嶺南風雲變幻,隻有您才能帶領我們抵抗外敵,迎來新的秩序。
”
阿光微微一笑,轉頭對趙佗派來的使者說道:“多虧了趙将軍的支持,嶺南才能有今日的安定局面。
還請轉告趙将軍,本王絕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
趙佗的使者拱手一禮,笑道:“趙将軍對王上的忠心十分贊賞。
若有需要,大秦的糧草與兵器将源源不斷運來。
”
待使者離去,阿光對身邊的親信說道:“項龍再強,也擋不住人心的分裂。
繼續加強對靈渠沿線部落的分化。
給那些首領施加壓力,要麼歸順,要麼斷絕他們的糧食供應!”
阿光派出的使者帶着豐厚的禮物遊走于項龍的盟友之間。
他們巧舌如簧,将項龍描述為過氣的領袖,無法帶領部落對抗秦軍;而阿光則是新興的力量,能借助趙佗的資源為嶺南部落争取更多利益。
其中一些首領早已對項龍心生不滿,此時見有退路,紛紛倒戈。
在一個偏僻的部落中,項龍的老盟友鐵山部落的首領鐵山正與阿光的使者秘密會談。
“鐵山首領,您部落的人口越來越多,但土地有限,資源匮乏。
若是歸順蒼梧王,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使者一邊奉上精緻的銅器和絲綢,一邊微笑着說道,“而且,趙将軍承諾,所有歸順的部落都能保留自主權,絕不幹涉内政。
”
鐵山眉頭緊鎖,心中掙紮。
他知道項龍對鐵山部落有恩,但眼下局勢動蕩,鐵山部落已難以支撐。
“我需要考慮……”鐵山沉聲說道。
使者不急不躁,微微一笑:“首領可别猶豫太久。
若是項龍倒台,到時可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了。
”
幾天後,鐵山部落宣布脫離項龍的聯盟,加入蒼梧王的勢力。
鐵山部落的叛變讓項龍震怒。
他召集部落的首領們開會,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鐵山那個叛徒,我早該除掉他!”項龍一拳砸在桌上,怒不可遏。
一名首領戰戰兢兢地說道:“大人,鐵山部落隻是個開端。
若我們再不采取行動,恐怕還會有更多部落投靠阿光。
”
謀士上前安撫道:“大人,眼下我們必須穩定内部。
針對那些搖擺不定的部落,不妨給他們一些安撫措施,承諾更多的利益。
”
項龍冷冷說道:“如今我們自顧不暇,哪還有資源去安撫他們?”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讓阿光繼續分化聯盟。
”謀士語氣凝重,“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制造阿光的失敗來挽回人心。
”
項龍點點頭,臉色稍緩:“不錯。
隻有讓那些搖擺的部落看到阿光的弱點,他們才會繼續留在聯盟中。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項龍開始加強對聯盟邊境的防禦,同時派出斥候打探阿光的軍情。
然而,阿光的行動更加迅速。
他不僅利用趙佗的支持加固靈渠以南的防線,還進一步拉攏了幾位關鍵部落。
嶺南的局勢逐漸呈現出兩個陣營的對峙狀态:以項龍為首的聯盟逐漸走向衰落,而以趙光為核心的蒼梧王勢力則日益壯大。
項龍曾經引以為傲的聯盟,像沙子般從指縫中流失。
他坐在簡陋的議事廳中,凝視着桌上已經發黃的地圖,幾乎聽不到身後屬下的争吵聲。
“鐵山部落背叛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