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尋找“火種稻”

首頁
    認可。

     他們成功采集到火種稻,雖然曆經磨難,但希望之光已經在眼前。

     項龍與奀妹帶領隊伍,經過幾天艱難跋涉,終于離開了瘴氣密布的密林地帶。

    隊員們的疲憊寫在臉上,但他們小心保護的火種稻種子和泥土樣本無損,這成為了支撐衆人前行的希望。

     然而,當他們行至一處溪流旁時,項龍注意到溪水的顔色略顯異常,泛着一絲淡紅色。

    他蹲下檢查,嗅了嗅氣味,随即嚴肅地對隊伍說道:“溪水被污染了,不要取用。

    ” 奀妹皺起眉頭:“難道是附近有什麼動亂?” 項龍點頭:“很可能上遊發生了某種沖突,或者有獵物的屍體浸泡在水中。

    繼續前進時要更加小心。

    ” 正當衆人繞過溪流,準備翻越前方的小山丘時,一陣低沉的獸吼聲傳來。

    幾頭體型巨大的棕熊出現在隊伍前方,顯然是為了争奪這片溪流的資源。

     “所有人小心,後退,不要激怒它們。

    ”項龍立刻指揮隊伍布防,獵手們拿起弓箭,但項龍擺手示意不要輕舉妄動。

     “用煙驅趕它們,”項龍從背包中取出一捆幹燥的樹葉和草藥,迅速點燃,“這種氣味對熊非常敏感,能讓它們遠離。

    ” 随着濃煙升騰,棕熊發出不安的低吼,最終離開了溪流地帶,衆人得以繼續趕路。

    奀妹感慨道:“項龍,如果不是你,我們恐怕連這次任務的半程都走不完。

    ” 項龍笑了笑:“危險總是伴随着機會,隻要保持冷靜,總能找到辦法。

    ” 當項龍和奀妹終于帶着火種稻返回部落時,他們受到族人的熱烈歡迎。

    特别是奀妹所在的梧嶺部落,她的族人早已焦慮不安,看到她平安歸來,無不感到欣慰。

     奀妹帶回的火種稻立即引起了部落長老們的注意。

    一名年長的長老仔細端詳着稻種,問道:“這便是傳說中的‘火種稻’?你們從哪裡找到的?” 奀妹一邊解說,一邊展示從密林采集來的樣本,并邀請項龍說明這種稻種的特性和優勢。

     項龍站出來,用清晰的邏輯和詳細的分析解釋道:“火種稻的根系非常發達,能吸收貧瘠土地中的養分,适合嶺南這種多山的地形。

    而且這種稻種的抗旱性極強,即使在惡劣條件下也能生存,若能推廣,足以緩解糧荒。

    ” 許多年輕獵手和婦女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然而,部分老派的部落首領卻并不買賬。

     “火種稻再好,也隻是傳說中的東西,”一名火山部的長老冷笑道,“它是否真的能種出來,是否真的能養活我們,全是未知數。

    我們為何要冒這個險?” 另一名族長附和道:“沒錯!我們靠刀耕火種活了幾代人,即使現在糧食緊張,但至少這種方式是穩妥的。

    一個外人帶來的東西,怎麼能輕易相信?” 項龍正欲解釋,卻被奀妹打斷。

    她站起身,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靠刀耕火種真的穩妥,為何現在糧倉見底?靠燒山求存,這條路隻會越走越窄。

    ” 長老們不甘示弱:“奀妹,你太年輕,不懂傳統的智慧!部落的安穩不是兒戲!” 現場氣氛一時僵持不下,年輕人與老派之間的分歧日漸明顯。

     面對頑固的反對,項龍決定采取實際行動。

    他請求部落首領給予一個山坡試驗火種稻的生長條件,同時在空閑時間繼續推廣梯田改造的理念。

     “我們可以用實驗說話,”項龍對奀妹說道,“隻要火種稻種下後真的能發芽,其他部落自然會動心。

    ” 奀妹點頭:“你放心,梧嶺部會全力支持你。

    ” 試驗田選在一處靠近溪流的斜坡上,項龍親自帶人開墾土地,将火種稻的種子播種下去。

    他還制作了簡單的竹制引水裝置,将溪水引到山坡下,模拟梯田灌溉。

     幾日後,火種稻的幼苗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消息迅速傳開,不僅梧嶺部的族人圍觀,其他部落也開始派人前來觀察。

     與此同時,項龍利用野外收集到的食材和獵物制作儲備糧食,并教族人如何保存食物以應對危機。

    他用鹽腌制肉類,将幹燥的谷物和野果混合制成簡單的“壓縮幹糧”。

     “這些幹糧可以保存一個月甚至更久,足夠度過眼前的難關。

    ”項龍将幹糧分發給各家各戶,“但要記住,這是權宜之計,真正的解決辦法還是依靠梯田和火種稻。

    ” 看着火種稻的苗苗逐漸長高,許多原本持觀望态度的族人開始動搖。

    他們悄悄議論:“也許項龍的辦法真的能行。

    ” 奀妹趁熱打鐵,聯合支持梯田改造的幾個部落,提出成立臨時聯盟,共同應對糧食危機。

    她強調:“我們必須改變舊有的方式,團結起來,不然不僅會被饑荒拖垮,還可能被秦軍逐一擊破。

    ” 部分原本猶豫的部落最終選擇加入,而頑固的老派仍在觀望,但氣勢明顯弱了許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