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失敗的教化

首頁
    公旦甚至規定了每一個階級的人每一頓飯吃什麼,每天的活動、享樂的規模,乃至于死後的殉葬都有制度标準。

     在這個時代,有名聲傳揚的人一定是被貴族群體所接納宣揚,因為占據絕大多數的平民和奴隸沒有發出聲音的能力與渠道。

     史書隻會記載英雄才子,明君賢相,而不是芸芸衆生。

     直到會盟的最後一天,越王翳邀請蘇凱問策。

     在這之前,所有的諸侯都已經向蘇凱問過策略,最重量級的人物自然要等到最後。

     越王問道:“公子凱,你覺得寡人的國家如何?” “日暮西山。

    ”蘇凱沒有遮掩的意思:“昔年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但就像吳王夫差滅越之後難以降服越人,才沒有殺掉勾踐一樣,越人也難以降服吳人。

    ” “吳國舊貴族和越國貴族之間的矛盾日益尖刻,而越王您隻知道争霸,忽略了對國内矛盾的轉移,還有越國宗室的内亂,總之在我看來,越國雖然是霸主,但卻日暮西山,遠不如晉楚秦齊。

    ” 春秋末期是吳越争霸的時代,春秋末期一百年的霸主,隻有吳國和越國。

     但這卻有前提,晉楚争霸相殺幾百年,打了幾百年,最終全都因為頻繁的戰争吃不消,所以晉國在楚國背後扶持了吳國,将晉國最先進的兵法戰術帶給了吳國。

     而楚國也不甘示弱,一邊和秦國結親,一邊扶持越國輸入楚國的兵器戰陣,使得越國在吳國背後牽制,晉楚兩個大國開始了代理人戰争,一旦吳越決出勝負,将決定晉國是否攻擊楚國。

     結果出現了伍子胥逃亡吳國,将吳國國力帶到了鼎盛,又尋來了孫武,使得吳國的軍隊戰無不勝,甚至一路攻克楚國國都。

     本來晉國應該順勢南下滅楚,貫通南北,成為真正一家獨大的大國,但是晉國恰好也發生了六卿内亂,最終經過百年厮殺,隻剩下了趙魏韓三家,謀劃分晉。

     于是乎,楚國元氣大傷,晉國内亂,秦國與西戎交戰,齊國與東夷交戰,最終霸主便是吳越二國。

     但這卻充滿了僥幸,楚國元氣大傷,卻并不是無法恢複,經過一百年的修養,楚國的國力逐漸恢複到鼎盛,到時候一定不會是楚國的對手。

     “是麼?”越王翳雖然不信,但卻沒有發怒,他哈哈大笑道:“公子凱,你的理論很有趣,楚國前些年還一直都在派質子入越,如今以王後去世為借口叫回了太子,但也年年上供。

    ” “越國自先祖勾踐争霸以來,百年來世代霸主,晉國三卿生亂,齊國田氏謀國,秦國遠在邊陲,而我越國靠近中原,當今天下,誰能與越國争霸?” “不過你說的很有道理,不如來越國,寡人拜你為上卿。

    ” 這就是以血脈尊卑論高低的時代,即便蘇凱隻有十一歲,即便他是外國人,但他是貴族,他就可以寸功未立,而被其他國家的國君拜為高官。

     蘇凱搖頭歎息:“如此輕率的拜一稚子孩童為上卿,越王啊,我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了,你再這樣下去,越國遲早要完。

    ” 哎,你這小孩兒.jpg 越王翳終于生氣了,他冷笑道:“也對,寡人求賢若渴,險些忽略了公子凱你是一個想要接納蠻夷狄人為國人的蠢人,你真的不是宋人嗎?” “寡人的國土内也長了一點淮夷,可别到時候你又腦袋發昏,想要勸寡人也接納淮夷為國人。

    ” “端下去吧端下去吧!”蘇凱無奈的搖了搖頭:“周禮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也就罷了,怎麼老百姓也分層啊?” 不說奴隸和貴族,甚至就連平民也分為國人和野人,而國人的地位高于野人,隻有國人才能夠當兵,野人不配。

     看到蘇凱的臉色,越王便知曉這小孩兒的意志堅定,沒辦法說服。

     不過看在蘇凱不遠千裡從溫邑來到鄫地參加會盟的份上,他還是提醒道:“公子凱,寡人提醒你,蠻夷戎狄野性難馴,敵視諸夏文明曆來已久,不光是因為華夷之辯。

    ” “早在夏啟開創家天下的時代,蠻夷戎狄就開始了與諸夏文明交鋒的先河,直到如今已有數千年。

    ” 越王語重心長的說道:“可是為何古代賢王,從未有人能夠降服蠻夷戎狄呢?” “因為你們沒有把人當人啊……”蘇凱面色平靜,沒有被越王動搖心神:“你們打心眼裡就不把人當人,對待子民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外人?” “教化會失敗,一定是因為你們教化的方法不對。

    ” “是麼?”越王哈哈大笑了起來,良久,他終于放棄了與蘇凱交流,他站起身來,看着蘇凱,說道:“那麼,我等着你成功的教化蠻夷,我等着你将自己的名字垂于青史之上。

    ” —— 在返回溫邑的路上,蘇凱遇到了飙,父親的家臣,也是蘇氏的家臣。

     一陣夾雜着風雷的聲音響過,一個身材瘦長的男人出現在蘇凱面前。

     他單膝跪地,将竹簡交給了蘇凱,然後平靜的叙述道:“少君,蘇國亡了,國君殉國,他令我将有蘇氏最後的珍藏帶出來交給你。

    ” “蘇國滅亡了……”蘇凱心中已經有了預感,他總得和狄人脫不開關系。

     “是的,您‘降服’的狄人引長狄、白狄入境,一同毀滅了蘇國。

    ” 飙的臉上閃過憤恨、厭惡和悲傷,最終化作無奈,他帶着滿腔的疲憊,長長的輕歎道:“唉……” “國君交給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們五人曾經相約,與國君同死,與國家同死,如今我已經晚了一步。

    ” 說着,飙抽出劍來自刎而死。

     溫熱的血濺在蘇凱的臉上,他卻滿是疑惑的擦了擦臉上的血。

     “不應該啊,難道是我待他們還不夠好嗎?” “不,赤狄人和華夏人不一樣,和人類不一樣。

    ” 蘇凱的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他認為自己觀察的人類已經足夠多了,但是現在,他卻覺得還不夠多。

     若是真的了解赤狄人,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若是真的了解教化,他應該已經降服了赤狄人。

     所以,他還要繼續努力,繼續積累。

     “我對這個時代的了解還不夠深。

    ”蘇凱收起竹簡,并且決心将其束之高閣。

     若以見聞來論,先人的見聞已經落後于這個時代,不再适用。

     若是以法術來論,唯一能限制蘇凱法術的隻有想象力,隻要他願意,他可以創造出世上任何一種法術。

     —— 【12歲,你開始遊曆華夏,而你的行為也招緻了諸侯的嘲笑,并且已經有人開始寫書。

    】 【從前有一個宋國人,因為輕信蠻夷……】 【而你卻依舊堅持己見,你認為,教化失敗,隻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的了解赤狄人,沒有了解對方想要什麼。

    】 【你認為華夏人想要的東西,赤狄人卻不一定喜歡,而赤狄人喜歡的東西,華夏人也不喜歡。

    】 【所以,以華夏人追求的東西去教化赤狄人,這才是失敗的原因。

    】 【你開始思考如何入手。

    】 【13歲,你一籌莫展,你接觸了不止一個蠻夷部落,遠在西方邊陲的鬼方、犬戎、義渠,中原的狄人,東方的夷人,北方的雜胡……】 【可所有人都拒絕了你的教化,并且在你走後繼續殺人。

    】 【你的柔仁毫無用處,反而緻使更多人遭遇迫害。

    】 【隻要你使用法術,就可以很輕松的支配他們,但你現在對蠻夷依舊抱有希望,你不願意讓法術淩駕于人的智慧之上,你認為思想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

    】 【隻有活躍的思想,才能夠激發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 【14歲,你一無所獲,除非支配人類,否則你無法阻止任何一場殺戮。

    】 【你沒有救人的義務,即便是蠻夷在你面前搞大屠殺,你也可以袖手旁觀。

    】 【但若是你想要插手别人的因果,就不能隻做一半,要麼不幫,幫人就要幫到底。

    】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蠻夷對華夏的敵意,似乎刻進了靈魂之中,你怎麼也無法教化他們。

    】 【15歲,你的教化依舊沒有任何進度,你終于放棄了自己獨行。

    】 【你的見識或許因為源遠流長的曆史而變得深邃厚重,但将名字垂于青史之上的諸子先賢,他們的智慧一定有可取之處。

    】 【你選擇遊曆,拜訪各國的諸子學派,以别人的學說,豐富完善自己的理念。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化蠻夷的想法,諸子學派,甚至是各大諸侯都有涉獵,隻不過所有的學派都沒有完成這個課題。

    】 【16歲,你回到了故土,而此時這裡已經成為了韓國的地盤。

    】 【以你的實力,可以輕而易舉的讨回故土,但是你沒有這麼做。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纣亡,蘇國的滅亡符合曆史周期律,你沒必要幹涉,更何況你也不想做國君。

    】 【你轉身來到了鄭國,此時的鄭國,已經在韓國的打擊下搖搖欲墜。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