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3章 nb;京師震動,老王倒黴

首頁
    生什麼影響? 嘉靖帝眸色幽深,但熟悉他的黃錦看出來了,道爺此刻的心情頗為激蕩。

     沒有哪位帝王願意被儒家壓制! 但儒家一手遮天,帝王也隻能妥協退讓。

     如今霹靂一聲響,蔣慶之帶着墨家閃亮登場,讓道爺看到了另一條出路。

     他聽到道爺輕聲道: “儒家已死,有事……燒紙!” 從前漢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和儒家的地位就一直在蒸蒸日上。

    到了前宋時已然形成了壓制帝王的态勢。

     士大夫們用儒作為紐帶,用科舉和優待士大夫作為手段,把天下儒家子弟連成一體,導緻前宋帝王威權前所未有的孱弱。

     到了大明,太祖皇帝登基後,招募天下士大夫出仕,卻被抵制。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儒家的巨大威脅。

     嘉靖帝去了後宮,盧靖妃再度專寵,宮中再度多了些針紮小人的咒罵。

     “以太祖皇帝的性子,就該棄之不用。

    可不用儒家子弟能用誰?” 嘉靖帝目光炯炯,仿佛年輕了十歲。

     盧靖妃給他送上茶水,“臣妾雖不知外界事,不過也曾聽聞過南北榜。

    ” “正是因為不得不用儒家,故而隻能妥協退讓。

    不過太祖皇帝何等人,這裡退讓了,自然會從别處找補。

    ” “太祖皇帝找補了?”盧靖妃笑道:“臣妾愚鈍,卻從不知。

    ” 道爺喝了一口茶水,眸色幽幽,“太祖皇帝殺文臣如殺狗,你真以為隻是為了肅貪?” 盧靖妃悚然而驚,“您是說,太祖皇帝這是在報複?” “不隻是報複,且是做給天下人看。

    ”嘉靖帝說道:“儒家貪鄙,前腐後繼。

    ” “臣妾聽聞太祖皇帝曾令剝皮實草……” “可這等酷烈的手段也攔不住那些文臣前腐後繼。

    ”嘉靖帝微微挑眉,“今日這場辯論令朕暢快淋漓,大快人心。

    ” 盧靖妃目光複雜的看着這位帝王,知曉在那看似平靜的外表下,依舊蘊含着無數不甘。

     當年革新未果,被楊廷和等人聯手壓制。

     蟄伏西苑多年,盧靖妃本以為嘉靖帝的雄心壯志盡皆消散,沒想到…… “墨家這第一步走出去了,朝堂那邊嚴嵩等人都能松口氣。

    ” …… “大膽如斯啊!” 嚴嵩今日無心理事,而是在反複琢磨着蔣慶之的那番話。

     “爹,可蔣慶之說的那些幾乎無懈可擊。

    ”嚴世蕃說道:“特别是盛世,從未有人從這等地方剖析出盛世的來由。

    不是什麼儒家的功勞,而是順勢而為成的事。

     儒家功勞有沒有?有,初期穩定天下,治理天下。

    但那也隻是維持之功。

     盛世來自于王朝初期耕者有其田……來自于那支虎狼之師。

    誠哉斯言!” “哦!”嚴嵩含笑道:“我兒一向自視甚高,怎地,今日竟然對蔣慶之贊不絕口。

    ” “我從未質疑過儒學與儒家,不,爹,我是從未想過去質疑這一切。

    可蔣慶之的這番話卻令我想到了許多。

    ” 嚴世蕃聲音低沉,“這個儒學……果真是治世之學嗎?” “住口!”嚴嵩低喝,“此等話不可說。

    ” “我知。

    ”嚴世蕃歎道:“蔣慶之能說,那是因他身為墨家巨子。

    而我,以及爹都是儒家的受益人,若是說出這等話,便是忘恩負義。

    ” “不過爹。

    ”嚴世蕃眸中多了笑意,“蔣慶之這番話出口,他和儒家便再無轉圜的餘地。

    那些人會盯着他,尋機出手。

    而咱們這裡就能少了許多麻煩。

    ” 嚴嵩淡淡的道:“甚至會多不少朋友。

    ” 嚴世蕃微笑道:“蔣慶之有句話,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 “有蔣慶之頂在前面,咱們就能從容施政。

    爹,其實儒家那一套虛無缥缈,真正治國之術,還得是自己琢磨……不過墨家有何治國之術呢?爹……” 嚴世蕃聽到了鼾聲,回頭一看,嚴嵩仰靠在椅背上,嘴巴張開,竟然睡了。

     室内無風,那斑駁的頭發垂落在鬓角,和臉上的皺紋融在一起…… 嚴世蕃拿了一床薄被出來,輕輕為嚴嵩蓋上。

     他走出值房,外面有人等候。

     “小閣老……元輔可在?” 嚴世蕃輕聲道:“有事晚上再說。

    ” “是。

    ”官員拿着文書走了,嚴世蕃看到趙文華急匆匆走來,便指指外面。

     二人走遠了,嚴世蕃才問道:“何事?” 趙文華說道:“有人彈劾王以旂圖謀不軌。

    ” “理由!”嚴世蕃淡淡的道,眼中有不屑之色。

     “兵部丢失了重要文書,事關對俺答部的謀劃。

    ” “文書丢了和王以旂何幹?” “文書就一份,就在王以旂那裡。

    ” 嚴世蕃蹙眉,旋即歎道:“王以旂是墨家大将,這一下……正中要害!”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