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便令下官率部來查探。
”
“用兵謹慎如此?”
唐順之走了過來,這位心學大佬可不是那等文绉绉的士大夫,他不但槍法刀法了得,拳腳功夫也不差。
真是兵法也出類拔萃。
這等人換在後世便是超級天才一流的人物,但在大明卻因不願低頭而宦途蹉跎。
後來幹脆官也不做了,潛心研究學問。
蔣慶之點頭,“當初我被發配台州府,路上見到的明軍無不聞倭寇而色變。
海門衛隻派出一百騎兵,這不是謹慎,而是膽怯!”
他回身,“馬上趕往海門衛,另外令人去臨海告知孫連元,就說本伯先駐在海門衛應對倭寇。
”
數騎往臨海方向去了。
後續大隊騎兵轟然而至,同時帶來了俘虜。
樹下一郎就在其中,他嘶聲道:“明人可敢與我公平一戰嗎?”
“大明話說的不錯。
”徐渭笑了笑。
鄧潮陪笑道:“伯爺,下官這裡抓了三個倭寇,都是被伯爺虎威吓怕了,下官不敢居功。
不知該如何處置?”
蔣慶之上馬,“十人夠了嗎?”
孫重樓說道:“少爺,夠了。
”
“那等什麼?”蔣慶之策馬而去。
身後,孫重樓拔刀上前。
“這是……”鄧潮愕然,“倭寇俘虜難得啊!”
跪地的三個倭寇見孫重樓持刀走來,不禁狂喊。
“饒命!”
孫重樓走到三人身後,舉起長刀。
厚重的長刀呼嘯而過。
人頭落地。
剩下兩人吓的屎尿齊流,但古怪的是竟然沒有癱軟。
刀光再度閃爍。
三顆人頭巧合的滾在了一起,甚至臉上的五官都還在扭動着。
孫重樓把長刀擦拭幹淨,上馬道:“少爺說殺他全家,那就雞犬不留!”
“渾話!”徐渭笑道:“伯爺說留十人。
”
“是殺全家。
”
“你聽誰說的?”
“上次我和窦珈藍出去,聽到幾個文人說的,說少爺什麼……墨家巨子一言不合就會殺人。
說殺人全家,留一雞都是失敗。
”
“這話荒謬,不過倒也有趣。
”
“什麼有趣?”
“能讓人膽寒。
”
“嘁!老徐你這話說的。
要說膽寒你該去大同城外看看那個京觀,好家夥,當時少爺令築京觀,那些人都不知該如何弄,還是少爺手把手教出來的。
後來顔旭還說,全天下如今會築京觀的也就是我虎贲左衛。
哎!老徐,京觀原先是弄來作甚的?”
“京觀啊!原先是我中原王朝用來震懾異族的。
”
“那誰築京觀最多?”
“你問這個作甚?”
“我給少爺記着,看看此後少爺能不能成史上築京觀最多的。
”
自己好不容易俘虜了三個倭寇,雖說是沾光,可那也是大功啊!
可卻被蔣慶之令人斬殺了,活口變成了首級,這功勞大打折扣。
鄧潮本在腹诽蔣慶之的霸道,可聽到這裡時,不禁覺得渾身一冷,“有些冷。
”
副百戶也是面色微白,“這天好像是要變了。
”
椒江一路向東,延綿出海。
江水渾濁,幾艘貨船緩緩沿江而下,見到蔣慶之一行人後,船上的人跪在甲闆上,用力叩首。
“伯爺,是先前被咱們解救的船主。
”徐渭輕聲道:“可令人造勢。
”
“嗯!”蔣慶之看了他一眼。
“海門衛無能,放任倭寇肆虐,幸而伯爺率軍趕到……以此為由拿下陳勃,控制海門衛。
”
随後必然是一波清洗。
徐渭眼中平靜無波,仿佛不知曉自己的這條毒計會弄死多少人。
“你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清洗京衛之事令南方官兵對伯爺不滿,進而陽奉陰違,或是背後捅刀子。
”
前方就是海門衛。
此刻城門大開。
陳勃帶着文武官員出城相迎。
一千餘騎轟然而來。
距離百餘步時一聲令下,騎兵們勒住坐騎,一雙雙冷漠的眸子盯住了這些人。
“好大的煞氣,不愧是那位麾下。
”沈兵輕聲道。
一騎在數人扈從下緩緩出來。
“人說蔣慶之俊美,果然。
”沈兵聲音更低了些,“指揮使,咱們先低頭……”
陳勃上前一步,行禮。
“見過長威伯!”
“見過長威伯。
”
蔣慶之看着那些文武官員,再擡頭看看城頭那些将士。
“旗幟飄揚,看着頗為簇新。
甲衣鮮明,一看便少了操練。
海門衛便是如此護衛一方?”
蔣慶之冷冷道:“有人說南方官兵會因京衛清洗之事憎恨本伯,建言抓隻雞來殺了,以警示那些猴兒。
陳勃!”
“下官在!”陳勃沒發現自己的聲音竟然尖利的不像話。
蔣慶之看着他,森然道:“你說說,你可是那隻雞?”
陳勃腿一軟,跪下。
“下官願為伯爺馬前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