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nb;倭寇登岸

首頁
    台州府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得好地方。

     人說江南好風景,浙江也算是江南吧!可台州府山多地少,每年到了台風季,還得飽受一番大風摧殘。

     剛過去的一場台風依舊令台州府百姓印象深刻,台風過後,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開始修補屋宇。

     台州府知府孫連元和同知馮缺沿着主幹道往前巡查。

     街道上各種雜物堆積如山,兩側的商戶還在源源不斷的往外搬運東西。

     “為何堵住道路?”孫連元不滿的道。

     随行的小吏陪笑道:“府尊,昨夜狂風大作,靈江水倒灌進來,沿街商鋪浸水。

    這不,他們便把浸濕的貨物拿出來晾曬。

    ” 馮缺面色凝重,“這隻是小事,倭寇最近異動頻頻,沿岸多次示警。

    府尊,當令各處警惕戒備才是。

    ” 孫連元歎道:“你當本官不知?你當他們不知?不過是裝傻罷了。

    ” “站住!”一個男子背着一麻袋東西往這邊沖過來,被幾個軍士擋住,男子擡眸看了這邊一眼,賠笑着避開。

     “前次倭寇在桃渚登陸,官兵聞訊卻不緊不慢,等趕到時,倭寇早已帶着劫掠的人口物資跑了。

    ” 孫連元咬牙切齒的道:“那些蠢貨,回頭令各地衛所嚴肅軍紀,要殺幾個人才好。

    ” “亂世用重典,當下的台州府,下官隐隐覺着怕是要出事兒了。

    ”馮缺低聲道。

     “你說的是那位?”孫連元也壓低了聲音。

     “京師那邊傳來消息,此次陛下令那位領軍南下,說是巡查,可這巡查裡的門道多了去。

    那位乃是陛下表弟,天子近臣。

    此次清洗京衛據聞兩手沾滿了血。

    他來台州府……多少人都想捅他一刀,多少人卻頗為忌憚……” “本官問心無愧。

    ”孫連元淡淡的道。

     “府尊難道沒收到京師來信?”馮缺問道。

     “自然是收到了,且有十餘封之多。

    ”孫連元說道:“都是敦促本官給那人下絆子,使陰招,最好讓他在台州府灰頭土臉。

    ” “下官亦是如此。

    ” 二人相對一視。

     “墨家巨子,天子近臣,兵家屠夫……”孫連元幽幽的道:“正如你所說的,台州府怕是要出事兒了。

    ” 二人巡視了一圈,昨夜台風造成的損失并不算大。

     孫連元走上城牆,前方就是依舊泛濫的靈江,他眺望了一眼巾子山,說道:“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可惜不得安甯。

    ” 馮缺在叮囑守軍要警惕倭寇突襲,回來後說道:“府城這邊下官判斷倭寇不敢來,不過從健跳到桃渚一線,乃至于椒江一線都要小心。

    ” “行文吧!”孫連元說道:“口頭說了不算,免得被那個殺神抓到把柄。

    ” “也好。

    ” 二人剛下城頭,數騎就疾馳而來。

     “府尊!” 為首的是個小吏,他翻身下馬,踉跄了一下後,手腳并用的爬起來,來不及行禮就禀告道:“有漁民發現了倭寇。

    ” 孫連元面色微變,“多少人?往哪邊去了?” “說是在椒江出海口那一帶發現的,五艘船,大約數百人,他們順着逆流而上……” 孫連元舉起手,閉上眼,“順着椒江逆流而上,海門衛在作甚?陳勃這個指揮使在作甚?坐擁數千官兵,卻視而不見?” 馮缺說道:“府尊,海門衛官兵怕是并未察覺啊!” “逆流而上,避開海門衛,哪裡是倭寇的目标?” “葭沚!” “葭沚!” 二人幾乎是同時開口。

     “快馬趕往海門衛……怕是晚了!”孫連元跺腳,“速去海門衛,令陳勃出擊。

    ” “等等。

    ”馮缺叫住了幾個軍士,“若是倭寇遁逃,讓陳勃不可追擊。

    ” 軍士看着孫連元,這裡做主的是這位。

     孫連元眸中多了不甘之色,馮缺坦然看着他,片刻後,孫連元歎道:“就照着說。

    ” “是。

    ” 馬蹄聲遠去,馮缺苦笑道:“若是海門衛追擊,下官擔心被倭寇反手一擊。

    海門衛若是大敗,府尊,椒江一線門戶大開,倭寇或是沿着靈江西上,可突襲我府治所在臨海,或是走陸路,可洗劫湧泉一帶,防不勝防啊!” “當年信國公建造了海門衛,本以護衛椒江入海口為目的,沒想到今日卻成了倭寇橫行的口子!海門衛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孫連元怒道:“如今本官最擔心的是一旦葭沚被洗劫,倭寇趁着台風過後,各地民心不穩之機,趁勢深入!” “府尊,為今之計,隻有傳令各處戒備。

    另外,令海門衛枕戈待旦,派出人手查探倭寇蹤迹……” “也隻能如此了。

    ” 孫連元站在城門外,看着外面沸騰的靈江,苦笑道:“說來本官對那位從無好感,可此刻本官卻格外想見到他。

    ” …… 牛頭頸山和小圓山一南一北,恍若一扇大門鎖住了椒江出海口。

     而海門衛就建造在椒江南岸。

     衛城上,海門衛指揮使陳勃面色嚴峻,“發現多久了?” 指揮佥事沈兵站在他的左側,看着椒江上遊方向,沉聲道:“就在今晨,有人去岸邊查看漁船,發現了五艘船。

    ” “确定是倭寇?真倭多少?”陳勃問道。

     “說是大多穿着兜裆布。

    ” 兜裆布是倭寇的标識物之一。

     “判斷是哪一部?” “下官以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