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蔣慶之早餐選擇了燒餅加綠豆粥,再來一份涼拌菜。
燒餅表面上撒了不少芝麻,烤的外面焦黃,咬一口甚至能聽到芝麻在嘴裡炸裂的聲音。
裡面放了香腸,蔣慶之曆來不喜甜口的香腸,可做燒餅卻必須用甜口的。
甜口香腸加上鹹口的燒餅,二者在嘴裡融合,恍若冰火兩重天。
接着便是更裡面的辣椒,猛地一下把味兒給提起來,渾身毛孔瞬間打開……
活過來了。
蔣慶之喝了一口綠豆粥,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
辣椒,永遠滴神!
李恬慢慢喝着綠豆粥,對燒餅沒興趣,倒是對涼菜情有獨鐘。
“主食必須吃。
”蔣慶之說道,長期不吃主食,親戚會離家出走。
“夫君給我一半吧!”
蔣慶之把燒餅掰給她一半,黃煙兒在邊上伺候,不解的道:“伯爺為何這般節儉呢?”
富貴人家哪裡有這等掰一半的事兒,拿起一個燒餅就吃,剩下的丢了就是。
蔣慶之想到了前世,他的童年有一半是在鄉下度過的。
那地兒窮,平日裡吃的是貨真價實的粗糧,不是為了健康,而是吃不起細糧。
後來家中曾有一段時間經濟緊張,恨不能把一分錢掰成兩半用。
這兩段經曆對蔣慶之影響很大,讓他養成了不浪費食物的習慣。
在外面和人吃飯沒辦法,在家裡必須三光。
“浪費食物會被神靈看到。
”李恬用神秘主義來解釋蔣慶之的行為。
蔣慶之笑了笑,也不去解釋。
吃完早飯,蔣慶之和徐渭二人在書房商議事兒。
“盯着那些商人。
”蔣慶之吩咐道:“特别是那些典籍,務必不能出了京畿。
”
“伯爺放心。
”胡宗憲說道。
徐渭說道:“其實放那些典籍去塞外也有不少好處。
”
“儒學那套等級森嚴的學說幹别的不成,穩定統治基礎卻不錯。
”蔣慶之說道,一旦讓俺答穩住了局勢,對大明後續的内部革新會造成巨大的外部威脅。
“讓他們去塞外,大明用墨學,塞外用儒學。
隻是想想俺答汗面對一群文臣想殺人的模樣,我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
徐渭太壞了……胡宗憲笑道,“随後大明内部用墨學,一言不合便要起兵攻伐。
”
徐渭眯着眼,憧憬的道:“朝堂之上盡皆墨學子弟,但聞不臣,君臣就一個字:打!這讓我想到了漢唐……”
漢唐從不是純用儒學。
儒學真正統禦中原是在前宋。
中原的徹底衰微也始于前宋。
“伯爺。
”
有仆役來禀告,“宮中來人了。
”
來的是裕王身邊的内侍。
“長樂公主昏迷不醒!”
蔣慶之身體一震。
昨夜的噩夢記憶一下就湧了出來。
接着,深藏着的記憶也随之出現。
朱壽媖,逝于嘉靖二十八年夏。
“備馬!”
蔣慶之趕到宮中時,裕王兩兄弟在等他。
“表叔,父皇在那,我二人過不去。
”裕王急切的在來回轉圈。
狗屁的二龍不相見!
蔣慶之問道:“長樂如何?”
景王說道:“我令人去問過,說長樂是莫名發熱,随後昏迷不醒。
禦醫灌了藥也無濟于事。
”
發熱!
在這個時代,發熱的死亡率之高令人膽寒。
裕王惶急,景王看似冷靜,卻雙拳緊握。
“長威伯,陛下召見。
”
去請示的内侍來了。
一路上見到的宮人内侍都神色肅然。
見到道爺時,他站在長樂的寝宮外,負手看着蒼穹,和蔣慶之噩夢中的畫面一緻。
“陛下。
”
嘉靖帝說道:“那年朕有了長子,取名載基。
”
這是個極為大氣的名字,可見道爺對這個長子的喜歡。
“可孩子夭折了。
”
道爺負手搖頭,“随後有了載壡。
”
蔣慶之心中歎息。
“再接着是老三和老四,三個兒子都活了下來,讓朕歡喜不已。
”
禦醫們在後面低聲商議着,聲音中帶着一種宿命的傷感。
蔣慶之從道爺這裡也聽出了這種味兒。
“随後的老五,老六,老七,老八盡數夭折。
”
加上前面夭折的長子和前陣子去的太子,道爺一生有八個兒子,死了六個。
“朕本以為女兒會好些,昨日看着長樂那般快活,朕也很是歡喜。
可這老天啊!但凡讓朕感到歡喜的,它總是會出手打斷。
朕……這是獲罪于天嗎?”
“陛下!”蔣慶之打斷了道爺的話,“當下要緊的是長樂的病情。
”
道爺搖搖頭,“禦醫們争執了許久,尋不到病因。
這是天意,天意啊!這賊……”
“臣想試試看。
”蔣慶之從未見過如此絕望的道爺。
但若是換了他自己,想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