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 nb;誰能拯救這個王朝

首頁
    多多收着指甲的爪子拍打在臉上,蔣慶之悠悠醒來。

     “喵!” 多多不耐煩了。

     “起了起了!” 蔣慶之覺得自己是養了個貓大爺。

     “少爺!” “來了。

    ” 哦! 外面還有一個。

     蔣慶之推門出去,一陣冷風吹來,他不禁打個寒顫。

     艹! 這身體還是有些弱啊! “練武!” 天邊還挂着星辰,伯府的小教場上,蔣慶之揮汗如雨。

     徐渭也在練武,這個白胖子笨拙的舞動着長刀,師父孫重樓早已忍無可忍,“你這悟性太差了。

    ” “我靠這裡殺敵。

    ”徐渭指指腦子。

     “呵呵!”孫重樓說道:“少爺說了,大明就是這等聰明人太多,以至于重蹈前宋覆轍。

    什麼以文禦武,自我閹割……” “自我閹割?”徐渭低頭。

     胡宗憲沒練武,老胡跟着蔣慶之學了太極拳,每日早上悠哉悠哉的打一套,自覺神功大成。

     “武人不可不打壓。

    ”胡宗憲收功。

     “不是打壓,而是制衡。

    ”蔣慶之一邊擦汗,一邊說道:“失去制衡的武人很危險,但壓制太過,便是自我閹割。

    ” “武人跋扈的先例多如牛毛啊!”胡宗憲屁股坐在了文人這邊。

     “為何跋扈?”蔣慶之問道。

     “失控。

    ” “所以需要制衡。

    ” 徐渭幹咳一聲,“伯爺,武人一旦失控,輕者為藩鎮,前漢前唐這等先例數不勝數。

    就算是前宋也是如此。

    重者便會淪為叛逆,反戈一擊。

    ” 大明也是如此……用不了多久,以李成梁為代表的将門養寇自重,成了不是藩鎮的藩鎮。

     “士大夫打壓武人,可想過武人的反擊?”蔣慶之反問。

     徐渭說道:“故而錢糧要握在手中,一旦武人跋扈,斷了錢糧……” “繼續!”蔣慶之把布巾遞給窦珈藍,“怎麼不說了?” 徐渭的才華堪稱是大明最頂尖的那一批,可眼光卻在有後世資訊加成的蔣慶之這裡不夠看。

     胡宗憲已經醒悟了,“狗急跳牆。

    ” 徐渭說道:“他們……會謀反,乃至于投敵。

    ” “我看過一本書,上面講了個故事……” 蔣慶之坐下,接過溫水喝了一口,“某個王朝末期,邊軍大多被将領掌控。

    邊牆之外異族漸漸壯大,他們不斷侵襲這個王朝,數次擊敗他們……” 胡宗憲和徐渭交換個眼色。

     伯爺說的什麼王朝,不會是大明吧? “于是朝中便把希望寄托在了邊軍身上。

    邊軍開口要錢要糧食,要各等資源,給不給?” 蔣慶之問道。

     胡宗憲歎道:“必須給,不給便會有不忍言之事。

    ” “可若是給了,便是養虎為患。

    ”窦珈藍看了胡宗憲一眼,“人心不足,今日索求錢糧得手,明日就會索要更多。

    ” “朝中商議不給。

    ”蔣慶之端坐着,“随後邊軍示警,說敵軍大舉來襲,朝中慌作一團,随後錢糧源源不斷送到邊塞。

    于是敵軍退去。

    ” “這是……勾搭上了?”徐渭的反應之快,令蔣慶之頗為欣慰。

     “對,雙方達成了默契。

    從此之後,朝中便知曉這些邊将靠不住。

    可邊軍掌握在他們手中,若是他們放開口子,異族鐵騎将會長驅直入。

    故而明知不妥,朝中依舊有求必應。

    ” 蔣慶之的聲音在這個清晨回蕩着,除去孫重樓精力充沛的在練刀之外,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的聽着。

     這必然是大明! 伯爺竟然以故事來推演大明的未來國祚。

     胡宗憲暗自心驚。

     “可此刻這個王朝因人口日增,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導緻流民遍地都是。

    恰逢大旱……” “這不是前漢舊事嗎?”徐渭看了胡宗憲一眼,心想蔣慶之難道認為大明會走前漢的老路? “聽。

    ”胡宗憲一個字給他。

     “各地士大夫和豪紳們坐擁無數錢糧,卻不肯施舍一分,于是快餓死的流民扯起大旗,反了!” 蔣慶之想到了那位驿卒,“朝中本以為是疥癬之疾,誰知流民大軍迅速席卷天下。

    而塞外異族也趁勢不斷進攻……” “内外交迫,這是亡國景象!” 胡宗憲的眼光放到崇祯年間,大概也是數一數二的。

     “異族大軍兵臨城下,重演前宋故事罷!”徐渭歎息。

     蔣慶之譏诮的道:“是流民大軍攻破了京城。

    ” “帝王南下,王朝遷都。

    ”徐渭玩味的道,心想伯爺你這個套路史書上多了去。

     “不。

    ”蔣慶之眸色凜然,“流民大軍兵臨城下之際,帝王令人敲響召集群臣的警鐘,可無人入朝。

    ” 亡國慘劇啊! 富城歎息。

     “皇帝身邊隻剩下了一個内侍,他帶着内侍爬到高處。

    ” 蔣慶之想到了煤山,後世他看過圖片,不打眼的的一個地方。

     “皇帝自盡于一棵樹上,留下遺言……” 蔣慶之想到了那位剛愎的崇祯帝,心頭沉重。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

    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