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為兄這一生啊,命運實在多舛,曆經無數坎坷與波折,四處漂泊無依。
自從孫策将軍那會兒起,我便開始在孫家效命,一直以來都未受到真正的重視。
直到主公孫權當權後,我的才能才逐漸得到認可和重用。
然而,當今之世,英雄豪傑層出不窮,能人異士比比皆是,主公也是幾經輾轉,在諸多勢力之間徘徊不定。
好在如今承蒙陛下的大力扶持,我們方才真正擁有了一片可以安心立足的土地。
”
說到此處,諸葛瑾不禁微微搖頭,接着又道:“其實吧,為兄對于大吳王國所賜予的官職并非戀棧不舍。
隻是當下大吳王國正值發展之際,尚需我盡一份綿薄之力啊。
”
聽聞此言,諸葛亮微微一笑,表示理解地說道:“亮明白大哥的苦衷。
”
這時,一旁的諸葛均插話道:“如此一來,咱們兄弟此次分别之後,真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再次相聚一堂了。
”言語之中,流露出濃濃的不舍之情。
諸葛亮卻依舊面帶笑容,寬慰道:“莫要這般悲觀嘛。
雖說大哥如今是在吳王殿下麾下為臣子,但歸根結底,大吳王國亦隸屬于大漢王朝。
且看看吳王近日來的态度便可知道一二。
想必吳王已然看清局勢,定然不會做出背叛大漢之舉。
所以啊,隻要時機恰當,縱使兄弟們相隔甚遠,想要相見也并非難事。
屆時隻需尋個閑暇時光,便能共叙天倫之樂啦!”
諸葛瑾微微颔首,緩聲道:“吳王近些年來曆經諸多風雨波折,确實已然變得通明豁達。
此次吳王竟能親口尊稱陛下為主公,此等細節便足以說明一切。
”
一旁的諸葛均輕笑兩聲,接口說道:“說起這事兒啊,那吳王可真是開了竅啦!想我家主公的性情,為人寬厚仁慈,隻要你一心向主,對其忠心耿耿,那麼主公必定會投桃報李,待你不薄。
現今吳王遠涉重洋,于海外開辟出一方王國,而主公也曾早早有言在先,表示任由吳王自行治理,且大漢永遠都會作為其後盾存在!
說白了,雖說大吳王國名義上隸屬于大漢,但若你未曾行出格之事,大漢方面定然不會輕易幹涉大吳王國内部事務。
如此一來,雙方皆能相安無事,各得其所。
但若是吳王不敬重主公,或有其他心思,不僅少了大漢的支持!
而且主公除了寬仁,亦有殺伐果斷的一面……”
就在這時,諸葛瑾突然哈哈大笑着出聲打斷了諸葛均:“二弟呀!沒想到如今小弟竟然都開始敲打起我這個堂堂大吳王國的丞相來了!”
他的笑聲爽朗而豪放,顯然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一旁的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風般和煦溫暖,讓人不禁心生親近之感。
隻見他緩聲道:“小弟如此行事,也是一心為大哥着想罷了。
畢竟如今局勢複雜多變,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
聽到諸葛亮這番話,諸葛瑾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