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和孔融雖然多多少少有點迂腐,但卻并不傻。
他們對劉協是舊主之情,倒并不是希望劉協能有什麼别的心思。
畢竟時過境遷,如今的局勢已大不相同!且不說在荊州,哪怕是在整個大漢朝的任何一個角落,劉協都絕對無法與劉修相提并論。
更何況,如果劉修能夠更上一層樓,那麼蔡邕就會成為國丈,而孔融則會成為天子之師。
況且,劉修本就是漢室正統,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都遠非劉協所能比拟。
二人一來是關心劉協,二來也是希望劉協不要有什麼其他思想。
劉協此時哪裡還有他想,所以三人也算是相談甚歡。
隔日,劉協試探着出去,并沒有任何人阻攔,甚至劉協還出了一趟襄陽城,也無人問津。
劉協這才心裡如一塊石頭落地,手裡還有十金,帶着三位夫人也去采買了一番。
其實劉協的一舉一動,早在史阿安排聽風閣的人探查的一清二楚,甚至劉協一天上幾次茅廁,龐統都明明白白的。
戲志才卻是在張羅劉修稱帝的事,如今可謂是萬事俱備,就差臨門一腳。
各州主要重臣和将領也開始陸續趕往襄陽,畢竟這天下誰敢主動攻伐楚軍!
……
雒陽
劉備近來心裡總是不甯,于是召集諸葛亮和張飛觐見。
劉備說了他最近心神不安。
張飛大大咧咧道:“大哥!俺早就說,你當大王就行了,稱什麼帝啊!”
劉備不由哼了一聲。
諸葛亮道:“陛下稱帝乃是順應天意,陛下也不用憂慮。
”
劉備面色凝重地說道:“那劉修竟然已經從豫州和兖州撤軍了!
然而,西涼的馬超仍然率軍駐紮在司隸的邊境之外,孤深感這恐怕是劉修的授意。
他極有可能意圖攻打司隸。
”
張飛高聲道:“大哥!讓俺率領一支軍隊去驅逐馬超!”張飛聲音洪亮,震耳欲聾,顯示出他的豪邁與決心。
劉備卻并未立刻回應張飛,而是轉頭詢問諸葛亮的意見:“丞相對此事有何看法?”
劉備深知諸葛亮智謀過人,善于分析局勢,因此對他的意見格外重視。
諸葛亮冷靜地分析道:“盡管我們目前尚不清楚馬超的真正意圖,但若我方率先出兵,勢必會引起楚軍的警覺,他們很可能會趁機出兵發難!”
劉備眉頭緊蹙,憂心忡忡地說:“可馬超在邊境虎視眈眈,孤實在難以安心啊!”
他深知馬超的勇武和西涼軍的實力,擔心他們随時可能發起攻擊,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威脅。
張飛哼道:“瞻前顧後做甚,咱們隻是驅逐,又沒想着與楚軍開戰!”
諸葛亮輕搖羽扇,語氣平緩地道:“孟德啊!
若馬超應允撤兵之事便也罷了,但倘若他拒絕撤軍,雙方軍隊産生沖突,這和直接開戰又有什麼區别呢?
況且西涼軍尚未踏入司隸之地,你又能以何種理由驅趕他們呢?”
張飛聽到這裡,不滿地哼哼兩聲,急性子的他忍不住插話問道:
“那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劉備的目光還是落到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