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遭遇污蔑,生意一落千丈

首頁
    就像前任縣令,外憂内患。

     他想用律法,治理這片土地。

     以朝廷頒布的法規,收取田畝稅,丁口稅。

     稅沒收上來,還得罪了百姓。

     他不允許衙門中人魚肉百姓,貪贓枉法。

     把衙門上上下下通通得罪了個遍。

     操之過急。

     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

     要一步步來。

     先把内患解決了,再圖謀其他。

     想到衙門的開支,李大人也有些理解了朱大人的做法。

     要讓衙門的人不貪。

     得把他們俸祿沒銀子發的問題解決。

     朱大人的解決方法是,把稅收上來,支付衙門開支。

     李大人自覺自己沒這個本事,從窮苦的百姓手裡摳出錢來。

     那麼,他隻能自掏腰包,率先墊付手下衆人的俸祿。

     那可是一大筆銀子。

     若是他發不出來,恐怕再換一波衙門的人,還是會和從前一樣。

     不過是換了一批人來欺壓百姓。

     他不由得頭疼。

     自己墊付俸祿,不是長久之計。

     他得給衙門,找到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這才是關鍵。

     他想起了閨女給的造紙方子。

     此方原材料不值錢。

     就是随處可見的枯草樹皮。

     稻草,竹竿也行。

     嶺南四季如春,草木旺盛,最不缺的,就是枯枝雜草。

     希望這個方子能研發成功。

     若是在縣裡建起造紙作坊,何愁百姓不富。

     造紙作坊經營所得的錢财,也能用于衙門開支。

     李素素得知父親的想法,隻想說一句,他的想法真偉大。

     到頭來,還不是用自家的錢,供養整個衙門運作嗎? 說到底,還是朝廷沒有作為。

     把官員派到這麼偏遠危險的地方,卻連衙門的俸祿都沒撥下來。

     讓縣令想辦法推行法規,向村民百姓收稅,卻沒有分配足夠的武力,來配合縣令做事。

     依她看來,嶺南需要一支軍隊駐守。

     真要像其他洲一樣實行田畝稅,就讓軍隊出面,震懾強收。

     這段時間不但李大人遇險。

     連李素素開的雲吞鋪子,也有人上門找茬。

     李素素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嗎? 她不是。

     她壓根不跟他們講廢話,講證據。

     來一個打一個,打完還要扔進已經換成她父親的人看守的監牢。

     食客們有說她霸道,不分青紅皂白打人,是不是店裡食材真的不幹淨? 把人吃出了問題? 李素素直言,她問心無愧。

     覺得找上門的人,是故意來鬧事的,就繼續在她們店裡消費。

     覺得是她以權鎮壓吃出事的百姓,那不用來了。

     一時間,她們店生意差了不少。

     急得蔣小寶和張嬷嬷,嘴角冒泡。

     更讓張嬷嬷憤憤不平的,是隔了兩條街,也開了家雲吞鋪子。

     賣得比她們店便宜! 張嬷嬷長唉短歎,“缺了大德的,不但找人污蔑我們,還抄襲我們。

    ” 店裡的新夥計王偉也憤怒的附和,“連在門面前頭砌竈台,也跟我們學!” 李素素倒是沒多生氣,她快刀斬亂麻,不想跟幕後之人扯皮。

     哪怕少了一大半生意,她也要折斷幕後之人的臂膀,看他還能收買誰替他做事! 隻要幕後之人沒有了威信,他就再難找到人替他辦事。

     替他上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