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以為走錯地方了。
畢竟從第一天的行程來看,這位鐘姐規劃的線路絕對都是幸州市精華文旅項目,沒道理第二天就把我們随便拉到一個破落小廟。
跨過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的廣場。
廣場的地面上鋪着平整的石闆,這些都是青石闆,石闆上雕刻的防滑紋路已經被人踩得直發光,就像打磨完的漢白玉。
廣場中央就是那座華麗莊嚴的宏偉佛塔。
佛塔周圍,環繞着一圈白色的石欄杆,欄杆上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圖案和經文。
雕刻線條看起來十分柔和,給人以平和、慈悲的感覺。
佛塔前是一個造型巨大的鼎狀香爐,那香爐看起來比一般的浴缸都大,此時裡面的香灰已經堆得快和爐口齊平。
許多香客正在燒香拜佛,嘴裡念念有詞,同時虔誠地彎腰行禮,甚至還有人直接跪在一個蒲團上進行叩拜。
香火的氣味彌漫在整個廣場,雖然濃烈,但并不刺鼻,就是熏得眼睛稍微有點癢。
廣場四周有一圈回廊,回廊的柱子上也刻着佛經和各種佛教的瑞獸、護法等各色形象。
回廊的欄杆上挂着風鈴,微風吹過,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音,讓人感到一種甯靜祥和。
青石闆上倒映出風鈴的殘影,不僅禅意十足,還透露出幾分歲月沉澱下的美感。
廣場的一角有一座假山,假山的下方有一個水池,水池裡養着金魚和荷花。
這裡似乎被人當做是許願池,扔了許多硬币和紙錢。
在回廊後,則是僧舍和禅房,建築風格簡約而不失雅緻,看起來品味十足。
“這裡的菩薩很靈驗吧?”我看着周圍的景色,對鐘姐問道。
鐘姐笑了笑,說道:“确實非常靈,我們本地人好多家裡有事,都要過來給菩薩燒香許願的!等願望成真,就得回來還願,寺裡的方丈不賣門票,全靠善男信女的捐贈!”
我點點頭,往前面走去。
穿過人群,我們進入塔内。
佛塔的占地面積不小,進去以後,四周擺放的都是長明燈和供奉的牌位,千萬點火光,看起來壯觀異常。
但無論再怎麼壯觀,都不如我眼前這座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像。
這尊菩薩像看起來要有三四十米高,站立姿勢,共有十一個頭,分成五層。
最下面三層是九張臉,每層三張臉。
聽鐘姐的解說,這叫一層慎面,表示化惡有情;一層慈面,表示化善有情;一層靜寂面,表示化導出世淨業。
一層三面,喻世教化三界,因此既成九面。
第四層叫暴笑面,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志方能無懈而有成就。
最上一面叫佛地,表示功德圓滿。
但是因為高度的原因,我隻能看到那個表情看起來很喜悅的暴笑面,看不到佛地是什麼樣子。
菩薩像身前有八條巨大的胳膊,其中兩條雙掌合十,另外六條或持法器,或結印。
除此之外,菩薩像兩側還伸出密密麻麻的小胳膊,這些胳膊每一條都有真人胳膊粗細,隻是在巨大的菩薩像面前,看起來渺小又不值一提。
這些胳膊由上至下依次展開,就像開屏的孔雀,又像天使的羽翼。
鐘姐說,這些胳膊一共有992條,每條胳膊上的手掌掌心,也刻有一隻眼睛。
因此得名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像。
我擡頭仰視着這尊巨大的佛像,隻覺得脖子都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