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後來其實那牛痘——馮若昭,現在或許也可以叫“馮佳·若昭”,真的有些猶豫了。
好在馮參之前考上進士那是考自己的真本事,腦子還在在線的。
他也算是明白自己的處境,就算是他們家現在被擡旗了,而且直接進入“滿軍旗”,但是他們家到底底蘊不行。
他也怕自己表現太過,招了人眼了,所以就準備低調一段時間,等過段時間,家裡這邊也穩定了——再說其他。
而“馮佳·若昭”在知道自己家老爹的決定之後,也挺滿意的,自己老爹穩得住——這一點很重要。
不過現在到底是被擡旗了,自己的便宜爹娘也都回京了,現在京城沒有什麼大事,他們家正好成為了八卦的中心,連帶着馮若昭也跟着自己便宜娘出去參加了幾次“夫人聚會”——哦,對了,現在他們家已經是“滿軍旗”了,所以家裡的稱呼也都要改了“爹娘”成了“阿瑪”、“娘家”,她額娘在外也可以被人稱為“福晉”了。
或許自己的女兒連着發現了“牛痘”和那些高産的農作物,之後馮參有些什麼事情也會回來說一說。
既然都告訴了女兒,馮參也就不準備瞞着兒子——兒子日後也是要科舉的,所以提前了解一些政事,也方便他日後寫文章。
有一點馮參覺得自己的女兒做的很好,那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去莊子上,看看那些老百姓們是如何生活的。
馮參一直在地方上做官,比京官們更加了解“民生”,所以他很清楚,若是什麼都不知道——對民生半點沒有了解,當官都做不好。
而兒子女兒都知道了,為了自己媳婦日後在外面跟人“交際”的時候不會得罪人,或者是跟自己不對付的夫人交好了,外面的一些事情馮參也是要跟自己的夫人說的。
最後的結果就成了——大家晚上一起吃飯,然後聽馮參說說外面的事情,包括老爺子和老太太。
然後就這麼又過了兩年,馮參一直兢兢業業的幹着,好在他這個位置不如六部,倒也沒有多少人拉攏她,但是馮參膽子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