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八位不幸遇難者的身份逐一得以确認。
汪世書56歲,聚明石灰廠老闆。
陳小潤54歲,聚明石灰廠老闆娘。
汪春蓮32歲,在石灰廠做飯,是汪世書的堂妹。
吳小發33歲,在聚明石灰廠開貨車系汪春蓮的丈夫。
年僅9歲半的吳梁波是吳小發夫婦的兒子也未能幸免于難。
至于剩下的三位死者,分别是約60歲上下的汪世軍、黃世貴以及袁蒙,三人皆在石灰廠打工,主要負責燒窯工作。
這場兇殺案所采用的作案手法簡直慘絕人寰!
刑偵支隊的組員們和經驗豐富的法醫抵達案發現場時,無不為眼前所見感到震驚。
然而更為驚人的還在後頭,現場的勘察結果讓人瞠目結舌!
顯而易見,整個兇案現場顯然已被兇手精心處理過,幾乎沒有留下多少可供追蹤的痕迹。
如此情形似乎确鑿地表明,這名兇手必定是謀劃已久,且擁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素質。
就在緊張有序地對犯罪現場展開偵破工作的同時,警方也傳喚了與此案件存在關聯的相關人員,希望能夠盡快揭開這起血案背後隐藏的真相。
第一個接到傳訊的便是這起案件的目擊者汪發華。
要知道,他可是石灰廠裡僅存的一名員工,如此特殊的身份,自然讓他難脫嫌疑。
畢竟在現實生活裡,确實存在着不少兇案的兇手會僞裝成報案人的情況。
而此次遇害的八位受害者,他們之間唯一的共同聯系點,正是那家聚明石灰廠。
那麼會不會是汪發華在日常工作的時候遭遇了某些事情,以至于對自己的工友們心懷怨恨,最終狠下心來痛下毒手呢?
警方也曾産生過這樣的疑慮。
然而在接受傳訊期間,汪發華始終表現得非常正常。
據他所說,昨天下午,老闆汪世書的小兒子回家,石灰廠提前停止了當天下午的生産作業。
正因如此,汪發華才能較以往更早一些下班回家。
當他再次前往石灰廠,已然是第二天清晨,也就是今天這個早晨。
“我不喜歡看電視!”
“所以每天下工就會直接回家!”
汪發華心有餘悸地反複強調着這句話,借此表明自己下班後直接回了家。
據他表示,老闆汪世書購置了一台29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安裝了功能強大的機頂盒。
能夠接收到數量衆多、精彩紛呈的電視頻道。
而放置這台電視的房間,則順理成章地被打造成了一間專門的“電視房”。
這裡已然成為了供辛勤工作的工人們在閑暇時光裡消遣娛樂的場所。
在汪發華眼中,自己之所以能僥幸逃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昨天提前下班。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那個與衆不同的個人習慣。
不得不說,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巧合,讓他成功避開了這場兇殺案。
經過警方一系列缜密的偵查和詳盡的取證工作後,最終确定汪發華與此案并無關聯,從而徹底排除了對他的懷疑。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深入調查的過程當中,警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