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人心慌慌!(二更)

首頁
    司在三亞有一塊地要進行房地産開發,這個編号為“120”的工程就是三亞的第一個土地開發項目。

     憑着商人的敏感,冼笃信相信“房地産開發”――這一陌生概念的背後肯定隐藏着巨大的商機。

     于是他主動要求随汕頭房地産公司的人一起去三亞考察項目,考察的結果讓冼笃信意識到,房地産可能是一個比倒賣汽車更能賺錢的生意。

     于是他決意進軍房地産業,成為海島第1個吃螃蟹的人! 這個海島第一個房地産項目“120”工程位于三亞柿的西河西路,經過與汕頭公司的談判,冼笃信獲得了與對方合作開發的權利,隻要他能拿出400萬的項目定金就能擁有這個項目的25%的股份。

     可就是這400萬的項目定金差點讓冼笃信與海島首富失之交臂,因為他手頭上根本沒有這麼多資金。

     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島人,冼笃信的優勢在于他在海島龐大的關系網,這是外地來海南的那些開發商所不具備的條件。

     冼笃信做生意這麼多年來結交了不少人脈關系,于是他就想辦法從一家金融機構屬下的投資公司拿到了2000萬元的貸款。

     故事發展到這還屬于正常的劇本,可惜那時正時值198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波使剛剛起步的海島開發區陷入了進退兩難的低谷,好多發展政策停滞不前。

     屋漏偏逢連夜雨,遭遇了人禍以後海島又遇到了天災,那年海島接連遭了三次強台風襲擊,整個島上一片狼藉。

     可就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天災,卻讓冼笃信拿到了屬于自己的主角劇本。

     冼笃信最初隻是擁有西河西路南段的25%開發權,可在天災人禍的混亂局勢下,與他一起開發路北段的汕頭公司準備退出這個房地産項目了。

     這時候冼笃信非但沒有聽信朋友的勸阻停止開發,反而逆流而上又花了他這一年掙來的600多萬元将整個“120”項目全部吃掉。

     冼笃信的這一做法,幾乎被當時的所有的人視為“豪賭”,并且确定他會必敗無疑! 可冼笃信并不贊成這個說法,一方面他對海島的房地産市場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他這樣做也是不得已為之的。

     一來冼笃信認為這塊地位于三亞市中心,隻要海島開發起來這塊地就一定能夠賺大錢 二來是他已經為了“120”項目投入的5000多萬元資金,這其中有2000萬還是貸款。

     如果他這時候放手,那麼以前的投資那5000萬就會打水漂了,權衡再三冼笃信就覺得自己應該冒險賭一把。

     做生意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冼笃信當時這三樣全占了,要知道120項目可是海島的第一個房地産項目。

     以華夏政府的慣常思維,凡事一樣新事物第1次出現就一定要立個典型! 當時的三亞市政府特别害怕冼笃信跑掉了,因為冼笃信一跑三亞的第一個房地産項目就黃了。

     為此當時的三亞的市委常委兼副市長親自挂帥,擔任120工程指揮部部長、城建局局長擔任副指揮長,政府上下一起幫助冼笃信完成這個項目。

     這樣一來冼笃信無疑是将自己與政府綁在了一起,而海島政府的全力支持就成為了成為冼笃信翻盤的最大籌碼。

     後來随着90年政局穩定,海島房地産也開始逐漸升溫了,冼笃信手裡的120項目就值了大錢了! 1989年,海島的地價還隻有三四十萬元一畝,到了1992年海島一畝地的價格已經漲到200萬元以上,而到了1993年海島的地皮每畝地已經爆漲到了650萬元! 這時冼笃信當年被人認定的那場豪賭終于赢大了,他将“120”項目的土地出手了一部分,一下子就賺了十多倍。

     接下來冼笃信就用賺來的錢在海島四處買地,最多的時候他手裡握着約5000畝土地,按當時的地價總值超過10億元。

     就這樣1993年冼笃信成為當仁不讓的海島首富,如果沒有賈磊的話他現在可能就是華夏首富了。

     1993年初冼笃信甚至還當選全國政x委員,成為海島全省第一個除政府官員之外的全國政x委員。

     冼笃信和政府的部門的關系那麼好,上面對海島房地産泡沫準備動手時他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1993年3月,時任人x銀行海島省分行行長的馬xx找到冼笃信,告訴他目前有20個省的銀行資金吃緊,中央很有可能會緊縮銀根,讓他要有所準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m.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