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外行指導内行!

首頁
    話說文化廣場這個股票大集是怎麼來的呢? 這還要從當年的一條規定講起,想當初上證交易所成立的時候、甚至再往前推一點90年股票剛剛發行上市的不久的時候,上面就有一條規定,上交所的股票隻限于明珠市本地居民和明珠市本地的證券金融機構購買賣交易。

     所以上交所的會員單位才那麼少,明珠市本地的證券公司早期更是僅僅隻有4家,上交所的外地會員單位如果想在明珠市開展證券交易業務,必須先在明珠市本地開辦證券業務部。

     但是吧……?直到92時當時管着金融行業的某行扔一直守着幾年前的老規定,不批準外地證券公司到明珠市來開辦分公司。

     5.21股票大漲後,明珠市這個巨大的股票交易市場立刻吸引了全國所有證券公司的目光! 一方面因為上交所處理能力有限,每天的買賣委托單都是限量發行的,明珠市本地老百姓天天抱怨有人搶到交易單後在“黑市高價買賣委托單”,還有股民抱怨“證券公司挑大欺小、隻滿足大戶室交易不顧散戶的死活。

    ”等當時的各種股市弊端。

     另一方面明珠市九二股票認購證的發行導緻了新股民大量入市,尤其是股價放開以後大量的股票交易量,更是引發了上交所的電腦報價和交易系統的堵塞。

    就連上交所門前的馬路都被股民堵塞了! 為解決股民買賣股票渠道不暢的問題順便解決一下當地的交通問題,于是上交所的人深入到各個營業部去調查,覺得現在的情況屬于—— 在有限的資源在商業利益層面,僅靠行政約束去處理是很難解決的非常時期! 市場的困難隻能要靠市場的發展來解決問題,最後上交所的人覺得必須要先推動營業櫃台的發展才能解決其他問題。

     這個決定一出頓時引來掌聲一片,無數金融證券交易系統的同行熱情的來到了明珠市,主動提出想要幫助上交所排憂解難。

     **** “咱們現在有人了,可是營業網點還是不夠啊?”上交所的老尉發愁的說。

     “老尉,我們家附近的文化廣場空着,你看我們要不到文化廣場去試試看?”同事老張提議說。

     “文化廣場?我先去看看,再做決定吧!”老尉考慮了一下點點頭說。

     不過等到他去看了以後,立刻高興的拍闆把這個地方定下來了,因為這個地方解決了他最大的麻煩,也滿足了他的首要條件。

     這裡交通方便,最主要的是地方足夠大! 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文化廣場,足可以擺下幾百張桌子,容納幾萬人! “副市長我們最近想了個法子,能解決市裡交通堵塞問題和股民炒股難的問題?你看怎麼樣?”老尉終于想到了解決的辦法,立刻跑去和領導請示了。

     “哦?你們想到了什麼解決辦法?”副市長感興趣的問。

     “我們上交所的辦法是想要開放一個臨時的大型股票交易場所,緩解一下股民交易和交通堵塞的問題。

    不然的話老百姓買賣股票都困難,還談什麼市場管理環境呢?按說場外交易這個東西不是我們交易所應該管的事,但這種事你總不能叫下邊的證券公司自己去搞吧?這麼大的事哪個證券公司它也搞不了啊?”老尉和領導訴苦說。

     “你這話說的有道理!”副市長點點頭說。

     “現在沒有别的辦法了,隻能由交易所出面牽這個頭解決問題了。

    但是我們證交所不是直接幫他們做股票交易,而隻是幫着下面會員單位把交易場地組織起來,讓各家券商、包括外地券商進來設櫃台,接受股民的股票買賣、委托交易。

    這就等于是我們上交所搞了一個大型的股票交易櫃台超市,到時候市民們喜歡哪家證券公司,就可以到哪裡去交易了。

    ”老尉繼續介紹說。

     “這個主意不錯!你去搞吧,我們支持你!上面不是說過了嗎,要大膽的去嘗試,不要怕出錯,錯了可以改,實在不行還可以把它關掉嗎!”副市長說,這可是現在國家對金融市場的态度。

     “那行,我們就先試試!”老尉高興的說。

     就這樣,在1992年6月1日的那天上交所就組織20多家會員單位進駐了明珠市的文化廣場,設立了臨時股票交易委托櫃台,組織開辦了這個所謂的“文化廣場證券交易大集市”。

     這個文绉绉的名字,後來直接被老百姓生動形象的簡化成了“文化廣場股票大集”8個字! **** “各位親愛的股民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文化廣場證券交易大集市,因為現在的股民太多了,市裡的股票委托交易點太少了。

    好多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都被人群擠爆了,大家沒辦法交易!所以我們就在這裡開辟的新的交易櫃台,方便大家來這裡進行股票交易。

    ”上交所有的人高興的拿着麥克風說。

     賈磊他們站在人群裡,聽着上交所的人在那上面介紹這個股票大集的來曆,他們周邊全都是趕來參加股票交易的股民。

     “好!”上交所的人話剛一停下,現場就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

     話說股票大集第一天開市,就吸引到了3萬多的股民,這麼多人隻是簡單的鼓個掌就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