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身子與其他幸存的親人們緊緊依偎在一起,痛哭流涕,哀聲不斷。
整個曬谷場籠罩在凄風楚雨中,氛圍凝重得令人透不過氣。
另一側的平台上,并列排着四排,躺在大小不一門闆上的傷患,相鄰的門闆中間都留着足以容納一個通行的過道,是為了讓傷患家人及時照應,和方便李大夫診治而留下的。
荒蕪的曬谷場,如今成了全村人最後的安身之地,沒人知道是否還會有餘震,都不敢在這時離開,回到被震得七零八落的自家院落裡。
如此一來,幾百号人聚集在一起,恐懼、悲傷,憤怒,以及強迫性重複回憶災難時最恐怖、最悲傷的畫面等一連串應激情緒,也開始不合時宜的冒頭。
一些克制内斂型的人,開始産生自我怨憎、愧疚情緒。
不斷自責為什麼自己動作不快一點,靈敏一點,這樣就能及時将家人從屋裡救出,不至于後來屋倒房塌後,緻困在屋裡的親人命絕于此。
外放些的則互揭創疤,互相埋怨,通過責備他們,掩蓋推脫自身的責任。
像有人家男人埋怨媳婦隻知道帶着孩子跑,卻置家中年邁的父母于不顧,令父母早早喪命于強震中……
有的責怪當家的男人隻顧自己逃命,卻置身懷六甲的媳婦于不顧,害得媳婦情緒過激,以緻腹痛早産……
有的怪家人跑得太快,什麼值錢的物什都來不及帶出來,如今天塌地陷,幾十年積累下來的錢财付之一炬,真的成了身外之物……
還有的責怪隔壁鄰居不顧鄉親之誼,兩家房屋間的圍牆倒時,完全傾斜向自家,害得自家抱窩的老母雞被砸成了肉糜……
就連被壓在黑漆漆的地下,頭被石頭夾着,腿被落下的橫梁木壓着,呼吸都帶着血腥味,在經曆絕望後被救出的人也在厲聲呵斥為什麼将自己解救出來的是旁人,而非自己的至親……
怒罵聲、叫喊聲、呻吟聲、埋怨聲、恸哭聲混雜交織在一起,讓經曆過身心折磨、家破人亡的幸存村民們内心的恐懼再次席卷上來,因絕望與恐懼刺激得渾身發顫。
裡正坐在曬谷場外,遙望着村裡遍地狼藉,屋塌人倒,凄風慘雨,憂心似焚,隻覺耳畔嗡嗡作響,頭頂猶如壓着千斤墜,令他頭暈目眩,眼前陣陣發黑,腦子裡隻有一個念頭:跑,必須得跑。
如今整個村都沒了,還留在這裡死守什麼?不如出去尋找一線生機。
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着。
逃荒路上再苦再難,哪怕山窮水盡,如履薄冰,至少人還在。
患難見人心,大夥同根同緣,互相扶持着,怎麼也能想辦法,走出條活路來,總好過困在原地活活等死。
想通了的裡正也不需要别人再勸,當下拉了拉幹巴的嗓子,大喝一聲,讓兒子林保田招集村裡每家每戶的當家人,如果當家的來不了,讓來一個能主事的,立刻到曬谷場前頭的空地集合,有大事要宣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