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 遷民

首頁
    南移庲降都督府、增設二郡、征召南人入朝三件事雖然讓衆人吃了一驚,但接下來宣布的事更讓衆人震驚不已。

     在諸葛亮眼光的示意下,楊儀取出一卷書簡展開道:“諸位,先前國家曆經數場大敗,屢喪師旅,兵力羸弱。

    丞相觀南中各家部族悍勇善戰,實為難得的勁卒,故決定移遷青羌部精銳萬餘戶至蜀中安家,從中編練軍士,增強我大漢的軍力。

    ” 說到這裡楊儀頓了頓,轉身看向楊清道:“此事還須楊府君主持。

    ” 青羌部落大多在越巂郡,故而此事諸葛亮早已和楊清通過氣了,他聽了并不驚訝。

     況且此事還是他提出的,北遷的主力正是以古梨部這些早早投效朝廷的部族為主,因此這事着落到他這個越巂太守身上是正合适。

     “丞相放心,清義不容辭。

    ”楊清對楊儀點了點頭,又起身向諸葛亮拱手道。

     其他人聽了也知這是善政,南中各部族都有一股剽悍之氣,他們吃苦耐勞、不畏死亡,雖因缺少器械兵甲緣故戰力羸弱,但一旦朝廷将他們武裝起來,定然可以造就一支強軍。

     且遷移青羌中的勁卒即可增強朝廷的兵力,又可削弱南中蠻夷的勢力,丞相此策可謂一舉兩得啊。

    衆人遂交口稱贊,向諸葛亮表示支持此舉。

     “隻是青羌部并未怎麼參與這次的叛亂,對朝廷還算忠心恭順,若是要削弱這些桀骜不馴蠻夷的勢力,遷移叟人這些起兵叛亂的部族不是更好?”趙雲暗自想道,他并未和他人一般出言贊到,而是想到了此策的一些不足。

     趙雲雖是武将出身,但對政事也常有深刻的見解。

    昔日先帝打敗劉璋入主成都時,不少人主張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将。

     但趙雲卻反駁道:“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如今國賊不隻有匈奴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

    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衆人返回桑梓,這樣才是最适宜的決定。

     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将田宅房産歸還給他們,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可以讓他們服從兵役調配,這樣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先帝聽了也覺有理,遂采納了趙雲的建議。

     後來孫權襲取荊州,先帝大怒,決意東征孫吳,他又勸谏道:“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自然會臣服。

    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盜帝位,天下之人無不為之氣憤。

     如今應該利用此民憤,先圖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遊以讨伐逆賊,如此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且與東吳的戰事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故而伐吳并非上策。

    ” 但那時先帝執意東征,也就沒有聽從趙雲的勸阻,其後夷陵大敗,不知道先帝有沒有後悔昔日應該聽從他的谏言。

     這兩件事中趙雲所言雖非完全的正确,但其對朝政有着非凡的見解可從中窺見一二。

    _o_m 趙雲心有疑慮,正欲開口道出,不想諸葛亮接下來的一番話卻又打消了他的顧忌。

     諸葛亮輕咳一聲,衆人立刻安靜下來,隻見他微笑道:“既然諸位皆認為此策甚好,吾就放心了。

    當然遷移蠻夷勁卒不僅僅是在青羌部族中,後面朝廷也會從其他部族挑選勇猛善戰之人加入朝廷大軍的。

    ” 青羌大部分部落還是對朝廷比較恭順的,他們又靠近蜀中,因此諸葛亮決定先從他們中挑選兵員形成表率,然後再慢慢從其他各部族中遷移勇猛善戰之士。

     “丞相就是丞相,所思所慮皆是周全完備,看來是某過于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