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三章 勸降

首頁
    “此事就連吾也沒料到,這小子去越巂上任不到半年,想不到就能搞出如此大的動靜。

    ”諸葛亮拿起羽扇一邊搖着,一邊說道:“自夷陵之敗後,我大漢好些日子都沒聽到勝利的消息了。

    ” 其他三人聞言也不禁默然,是啊,自建安二十四年末以後,大漢再未有捷報傳來。

    雖說這隻是對南中蠻夷的勝利,說起來算不得什麼,但這也可以用來振奮一下軍心民心了。

     更何況此次大捷,楊清隻是調動了越巂本郡的力量,未曾動用朝中一粒米糧,實是殊為可貴。

     三人皆是心思玲珑之人,瞬息之間就想到了此處關節,皆是對楊清生出贊賞佩服之意。

     尤其是馬谡,楊清獲勝就如他取勝一般高興。

    他與楊清一向交好,在他想來,與自己辯論軍計不落下風的楊明之要是連夷人都收拾不了,日後他也就不用再與自己談論韬略了。

     衆人又相互慶賀了幾句,宗預沉思片刻,擔憂地說道:“丞相,高定此賊在楊明之手下跌了個大跟鬥,他會不會起大軍北去安上報複楊明之啊?” 張裔道:“德豔放心,楊明之現在麾下坐擁六千之衆,足以憑借堅城抵禦,更何況高定雖然聚衆數萬,然據細作探明,其可戰之兵隻有兩萬人,今番一次折損四千精兵,恐怕他要舔些日子的傷口了。

    如此一來,楊明之就能獲得喘息之機,以此人之才,高定更無可乘之機。

    ” “君嗣公說得有理,楊清那裡我等暫不用多做擔憂。

    ”諸葛亮微笑道:“明之既然取得大勝,朝廷也不得不有所獎勵,公按制先拟個條陳,待亮看過後,再表奏天子。

    ” “是。

    ”張裔拱手應道。

     邛都郡府一處偏廳内,高定面沉如水地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他前面的案桌上擺着一面攤開的帛布。

     堂下還坐着一人,正是傷勢好轉從卑水回來的鄂煥。

    他見高定看完那楊清的書信後臉色不好,心下不禁惴惴不安。

     饒是他是高定的心腹愛将,此次損兵折将、大敗而回,他也心知不好對自家大王交代。

     良好後,鄂煥見高定仍是一句話不說,終于忍耐不住,壯着膽子叫道:“大王,大王。

    ” 高定回過神來,斜着眼看了鄂煥一眼,沒好氣地哼了一聲,然後随手抓起桌上的帛布揉成一團扔了過去。

     鄂煥連忙接住,小心翼翼地展開一看,不由愣住,片刻後觍着臉苦笑道:“大王,嘿嘿,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怎麼識得這漢字。

    ” 高定又是一聲冷哼,陰陽怪氣地,笑道:“好,那今天本大王就給你鄂大将軍念念那位楊太守的來信。

    ” 但聽得書信曰:“高定大王鈞鑒,自公造逆以來,兵禍連結,塗炭生民,朝廷震怒,神人共憤。

     清雖不才,身負王命,遠涉越巂,順天應民。

    吾有一言,望公細聽。

     今我大漢雖偏守益州,然天子仁厚愛民,諸葛丞相才高智深,忠志之士勝過清者如過江之鲫,不可勝數,皆欲興複漢室,還于舊都。

     王師雖遭大喪,然諸葛丞相聚合人心,我大漢仍有精兵十萬,虎視漢江,震懾兇逆。

     李求承狂妄作亂,對抗天兵,自取滅亡,當有此敗。

    然吾感上天慎殺之德,特釋部族,各反其家,複為良民,以表誠心。

     望公能幡然悔悟,反正歸漢,則漢夷兩族幸甚,天下幸甚! 若公不識天命,不知時務,絕天棄道,頑抗到底,他日天威一旦降臨,那就是滅頂之災。

     此間道理,望公深思,吾于安上,專候佳音。

     越巂太守楊清緻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