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上靠近多條水旱道路,地處要沖,人口衆多,因此城池較大,算得上是越嶲郡有數的縣城。
昨日戶曹掾謝甯曾就向楊清大緻地禀告過,如今城中聚居着不下四萬的百姓,這裡面大部分是本地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南邊各縣逃難到城中的,幸好城中空地、荒地不少,擠一擠勉強容納了下來。
楊清一大早就起來了,吃過飯食後就将楊戲喚來,讓他陪着自己去街上看看。
由于楊清等人入城時被許多百姓看見過容貌,為了避免有人記得他們的長相以緻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二人以及周興等護衛皆略微改易了服飾容貌。
出得府門就是一條筆直寬闊的街道,不過由于縣寺位于此地,故而此街的行人倒是不多,一行人轉過街口來到另一條大街,這才發現人多了起來。
因為是邊郡縣城,進行商業交易的市肆和百姓們居住的間裡并沒有嚴格的區分開來,實際上就是長安、洛陽等國都大城内的坊市也不是絕對的分開而設。
特别是目前的安上,許多城外的百姓也湧進城中躲避兵亂,為了生存下去,不少人操弄起了販賣生計,走街串巷地叫賣着自家多餘的物資。
雖然安上縣的官吏盡可能地引導他們到商市中貨賣交易,不過如今城中人口增多,唯一的商市早就擠不進去,不少人還是隻得沿街設攤貨賣。
不久前的戰事影響似乎已經散去,這條主街看起來倒是有幾分繁榮。
街上人流來往不斷,衣着不同、神态各異,或走或立,或佩劍而行、或乘車駛過,或談笑歡呼、或言辭謾罵,男女老幼,漢夷雜處,熙熙攘攘,極其熱鬧,粗看過去仿佛一片太平景象。
可是一行人走了一會,就見到不少沿街乞讨之人,他們身形消瘦、面容髒亂,大都衣着簡陋破爛,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向過路之人讨要着吃食或錢财。
楊清發現這些人大多是整家人出來乞讨,心裡明白他們都是從城外鄉下或外地來的逃難者。
其實安上城内一衆官吏為了安撫流民已經做了許多努力,劃定區域、廣設周棚、求助富戶等等。
可是民多粥少,這些貧困的底層庶民還是經常挨凍受餓,所以他們為了活命還是不得不出來乞讨。
楊清見流民遍地,逛街的興緻陡然消散,對楊戲附耳吩咐了一句,就帶人回轉了縣寺。
公房内,楊清一臉嚴肅地端坐于主位之上,他一言不發地看向堂下,惹得下首坐着的衆人忐忑不安。
良久之後他輕歎了口氣說道:“夷人生亂,安上城是唯一的安全之地,他縣百姓和鄉野之民多有逃入城内。
我等地方官吏代天子牧守一方,當有保護生民之責。
”
說到這裡,他停下掃視了堂下楊戲、魯深、王翼等人,數刻前遇見乞讨的流民讓他心裡很不好受,因此當即就回到縣寺召集城中主要官吏商議,以求一個解決之道。
“魯縣令,汝身為父母官,說一說城中百姓的生活狀況吧。
”
魯雄想了一會兒,朗聲回道:“禀府君,我安上縣原有戶口一萬六千八百四十三戶,男女七萬四千二百九十三人,城中原有百姓近三萬人,如今從城外或他縣入城逃難的有萬餘人。
”
“原來龔太守在時,郡縣官吏通力合作,将那些無親友可投奔的